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二章 翻案(第 2/3 页)

    “可平王未能如愿,虽然他杀了幽王,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西戎血洗了京城。整个西部,在诸戎的掌控之中,平王无奈,才东迁龙门府。此举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可估量,不仅是王室的威信荡然无存,政令不出龙门府,而且导致天下失序,由此埋下了诸侯并起的祸根。

    “这就是秩序的重要性,虽然儒门的史书对平王百般粉饰,但不可否认,平王坏了规矩,打破了秩序,最终造成天下易主,说姬王室始亡于平王,也没什么太大问题,在这一点上,平王是千古罪人。”

    大掌教稍作停顿,众人全都没有说话,每个人都在思考。众人心里清楚,大掌教这番话是意有所指:平王不是姬王室的中兴之主,而是千古罪人,平王不是拨乱反正,而是祸乱之源。烽火戏诸侯本质上是造反成功后的抹黑。

    那么道门的平王是谁?

    大掌教再一次开口道:“所以说,秩序最重要,律法也只是维持秩序的手段。我们整天说维持稳定,到底是什么的稳定?就是秩序的稳定。而秩序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结构秩序,一部分是行为秩序。

    “什么是结构秩序?就是我们道门的上层建筑,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律法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什么是行为秩序?就是公序良俗,或者干脆用‘伦理’二字概括。过去儒门讲天地君亲师,现在我们推翻了这个,不讲这个,我们讲平等,可是近二百年来,我们又没能概括整理出一套很完善的体系。五代大掌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要整顿风气,列出了很多规定规矩,就是为了维护这个秩序,强化这个秩序。

    “我也知道,很多人对这些规矩不满,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由此衍生为对五代大掌教的不满。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作为道门的高层,本质上就是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你们因为一己私利要造五代大掌教的反,且不说恩将仇报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挖断自己的根,你自己都不遵守秩序,上行下效,别人凭什么要遵守秩序?

    “很多道友常常抱怨,说别人总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就因为他在这个位置上。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力是相互的,我们提倡下面的人讲奉献谈境界,下面的人也会反过来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如果我们做不到,那么公信就丧失掉了,没了信用,秩序就会受到影响,治理成本就会大大提高。

    “五代大掌教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立下规矩,从严治理道门,一扫旧风气,仅就这一点而言,五代大掌教是有大功于道门,是不容抹杀的。”

    整个金阙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大掌教又道:“五代大掌教不是幽王,我也不希望道门中有人是平王。我认为,关于五代大掌教的一些历史评价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我们要公正客观地重新评价五代大掌教,重新重视这个秩序和规矩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自从五代大掌教飞升离世之后,道门的风气明显有了恶化的趋势,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在于有些人不是一心为公,而是将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产,我多次说过,要把心放正,把作风摆正,把姿态端正,要正大光明,要搞阳谋不要搞阴谋。可是有些人呢,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说到这里,大掌教明显停顿了一下。

    齐玄素正做笔记呢,忽然就听大掌教拔高了嗓音,直接点名道姓:“齐玄素。”

    一般情况下,大掌教不会这么不给齐玄素面子,正式场合会称呼“齐真人”、“齐府主”或者“太微真人”,私底下称呼表字“天渊”,顶多称名“玄素”,没有连名带姓这种情况。

    “在。”齐玄素下意识地站起身来。

    大掌教问道:“你昨天去城外的港口,让人清场了,是不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异香 剑啸灵霄 仙逆 玄鉴仙族 武圣!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谋局 不朽凡人 志怪书 冰河洗剑录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过河卒 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