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一章 天下棋局(第 2/3 页)

    其中有一位冉子,他在跟随至圣先师游历的过程中写了一本游记,记载所见所闻和至圣先师的言行,只是那时候的儒门远不像今日这般一家独大,还有诸子百家等众多对手,甚至太上道祖还在人间,哪怕至圣先师也不是举世无敌,比如至圣先师的大弟子,就死于刀兵之下,临死之前被人击断缨带,这位先贤留下“君子死而冠不免”的遗言后结缨而死。冉子也是死于一场意外,只留下了这本未曾完成的游记。

    冉子死后,至圣先师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随后带走了这本游记,并续写游记,片刻不离身。

    在至圣先师即将离世的时候,在游记上写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语,其中意思是过去的一切就好似奔流的河水一般,无论白天黑夜,都在不停歇地流逝着,一去不复返,感概世事无常,变化之快。

    至圣先师离世之后,这本未完成的游记竟是生出了新的变化,开始自行衍生故事,以冉子的游记为背景,自行推演出后来的种种发展走向。

    其中有至圣先师如何完成游历,至圣先师的弟子们又是如何建立儒门,继而儒墨之争,法家自立,祖龙一统天下;又有赤帝斩白蛇,取代祖龙,然后儒道相争,儒门大胜,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在此之后,又有太平道、天师教起事,三分天下、南北二朝、千秋乱世,又有繁华盛世,女帝临朝,及至大晋立国,金帐南下,大魏驱逐金帐等等。

    时至今日,这本游记还在自行书写故事,是一本读不尽之书,永远也没有完结。

    之所以说是故事,是因为其中种种与真实历史有所不同,多了某些人,也少了某些人,有些该死的人未死,有些未死的人却偏偏死了,导致与史书记载有了偏差,故而儒门中人称之为故事,或者说是一个个与现世相似又有不同的书中世界。

    秦凌阁望向齐玄素,不紧不慢地说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话音落下,齐玄素和秦凌阁的身形开始不断上升,游记飞至两人之间,化作一方巨大棋盘,两人分踞棋盘左右,有白云生出,化作坐席,供两人落座。

    再看这方棋盘,不是楚河汉界,也不是纵横十九道,而是偌大天下,两京一十九州、金帐汗国、婆娑洲、婆罗洲、凤麟洲、西大陆、新大陆,四海三洲。

    陆地之上,山脉、城池、村落、河流、道路、农田、山林都清晰可见,海洋之上大小海岛、各色航船、狂风波涛,亦是清晰可见。

    紧接着,一轮红日从齐玄素所在的那边升起,环绕一周,然后又在秦凌阁所在的那边落下,继而是明月出海,往复交替。除了日升月落之外,还有烟雨潇潇、夏雷阵阵、秋风簌簌、大雪飘飘的景象,四季轮转、生死枯荣尽在其中。

    区区一个棋盘,竟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四季轮转尽在其中。

    以天下为棋局,以万物生灵为棋子,这才是这件儒门仙物的玄妙所在。

    儒门理念本就与佛门、道门大不相同,以入世为根本,以经世治国为理念,所以这等棋局也更为契合儒门。

    既然棋盘与寻常的纵横十九道不同,那么棋子也大不相同,需要两人各自分化出部分神魂,进入棋盘之中,化作棋子,以身入局。

    谁能天下归心,便是胜出,谁的关键棋子死了,也是失败。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异香 剑啸灵霄 仙逆 玄鉴仙族 武圣!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谋局 不朽凡人 志怪书 冰河洗剑录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过河卒 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