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 年关将至(第 2/3 页)

    齐玄素一把抓过小殷,提溜起来:“你喊啊,你喊破喉咙也没用。”

    小殷当然不是齐玄素的对手,只能两根小短腿乱蹬:“我为道门立过功,我为道门流过血,你不能这样对我,我要见五娘!我要见七娘!”

    当然了,如今的齐玄素根本没有精力去追究小殷策论造假的事情,他要把全部精力放在道门大选上。

    张月鹿说齐玄素肩上的担子更重,半点不假,张月鹿负责的是西域道府,齐玄素负责的却是六位一品灵官。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道门最为精锐的锋刃。

    这也是太平道比较吃亏的地方,太平道掌握了半数以上的飞舟舰队,在正面战场大规模作战是很占优势,可如果是发动宫变一类的小规模作战,就远不如灵官部队了。

    自古都是,军队贵精不贵多。

    前朝名将练兵平倭患,只有几千人,却能一举荡平几十年的倭患。还有辽东的将门,实行家丁制度,只有两千左右的主力骑兵,却能抗衡金帐汗国,震慑新罗,乃至击败入侵的凤麟洲大军。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军队要分上、中、下三等,即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这样也许不太好听,也可以称之为一线、二线、三线。有些人养了几十万的大军,尽是三线军队,耗资巨大,真正上了战场,很容易就被人家的几千强军撕开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当然,并不是说二线和三线无用,一线强则强矣,问题是人数太少,能攻不能守,能打下地盘,却不能靠这点人守住地盘,更不能维持治安,所以就要二线和三线来填补,稳定局势。

    如果三线崩盘或者缺失,那么一线再强,也成了无本之木,得不到补充,迟早会被人家一点一点耗死。

    有个很有名的例子,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可七千白袍再怎么厉害,缺少二线和三线来巩固战果,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战果都没能剩下,天下还是那个天下,什么也没改变,这就导致这位名将在史书中的地位并不高。

    就拿凤麟洲战事来说,丰臣相府其实就是充当了三线的角色,凤麟洲道府和大玄军队则充当了二线的角色,最后清微真人带领的精锐才是一线。清微真人能迅速扫平凤麟洲的攘道势力,可是不能一直驻守在凤麟洲,所以最后还是要重建凤麟洲道府,继续扶持丰臣相府,同时大玄朝廷设立东庭都护府。

    这六位一品灵官是什么概念?那是一线中的一线,上等马中的上等马,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是道门的锋刃。

    东华真人和慈航真人将六位一品灵官交给齐玄素,本意是守,可齐玄素执行的时候必须是攻,正是以攻代守。

    在这六人中,齐玄素与甲辰灵官、甲寅灵官、丁巳灵官打过交道,甚至是并肩作战,比如甲辰灵官,第一次合作是在五行山,第二次合作在凤麟洲战场。甲寅灵官则主要在婆罗洲道府,丁巳灵官是西域道府。

    前任甲申灵官也算合作过,不过他被撤职了,新上任的甲申灵官没跟齐玄素打过交道,不过跟张月鹿打过交道,又极得慈航真人的信任,乃是慈航真人的心腹,四舍五入也算神交已久,打过交道。

    唯一不熟的两位一品灵官是甲子灵官和昆仑道府的丁卯灵官。

    这两位灵官非同小可,所谓六丁六甲,在六丁之中以丁卯为首,在六甲之中以甲子为首。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武圣!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谋局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不朽凡人 遮天 洪荒之圣道煌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修真门派掌门路 洪荒:截教副教主 你们修仙,我种田 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