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零七章 张太虚(第 2/3 页)

    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祭拜之后,欣赏山景的时候,大祭酒站在正中,背负双手。张拘成和齐玄素一左一右,则是双手自然下垂。其他人都是双手交叠置于小腹位置。

    这叫:背手高一级,垂手礼三分,叉手低一等。

    儒门同样分为三个派系,其中理学和心学都是鼎盛一时的显学,正如道门的正一道和全真道,传承有序,不必多言。

    气学则如太平道一般,曾经一度近乎覆灭,待到理学和心学大败于道门之手后,这才趁势而起,一跃成为与心学、理学并列的第三大学派。

    理学一派的祖师是理学圣人,心学一派的祖师是心学圣人,气学一派的祖师可以追溯到亚圣,“气学”二字中的“气”字便是来源于亚圣提出的“浩然气”,不过真正发扬气学的却是横渠先生等人。

    气学一派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肉眼看不到而已。气学以“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气学、理学、心学三家之间同根同源又各有分歧。

    心学与理学的关系已经不必过多赘述,气学在过去被认为是理学的分支。

    气学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根本,“理”是“气”变化的条理秩序。

    正所谓“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气学不同意理学圣人“理与气是二物”的见解,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实体,而“理”是规律。

    由此分成两大个完全不同的派别。

    这位大祭酒便是气学一派的大祭酒,以气血的“太虚”概念为名,名为张太虚,出身吴州,素来与正一道交好。

    虽说此张非彼张,但既是同姓又是同乡,想要互相攀上点关系可太容易了。

    所谓江南,吴州一直都是核心部分,且文风鼎盛,大魏朝时,号称半朝进士阁老出自吴州,江南四大书院中有三个书院位于吴州。

    严格来说,金陵府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江东。

    正一道张家号称南国第一家,素来与吴州本地儒门士人交好,正如太平道与齐州境内的儒门势力关系密切。

    当初废天师叛乱,就把儒门势力牵扯了进去,可见正一道与儒门的关系。唯独全真道是个例外,几乎与儒门没什么交集。

    张拘成与张太虚也不是今天才认识,关系比较密切。其实到了现在,三道之争越来越激烈,不仅是齐玄素在早做准备,其他人也开始拉拢盟友。桌面底下合纵连横,暗流涌动。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武圣! 中州录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不朽凡人 遮天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小狐妃,太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