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门(第 2/4 页)

    凤麟洲的佛门自然也是如此,受凤麟洲本土教派的影响,凤麟洲的佛门与中土佛门相似又不相似,寻本追源,凤麟洲佛门与中土佛门一脉相承,可在佛经的解读和戒律的传承上,大相径庭,比如中土佛门的弟子必须食素、出家,凤麟洲的佛门弟子却可以吃荤成家,而且凤麟洲的佛门势力没有经受过三番五次的“灭佛”打压,势力极为庞大,如同藩镇一般,蓄养僧兵,不容小觑。

    他们对于道门相当敌视,只是惧怕道门的实力,表面恭顺。

    再有就是凤麟洲的本土教派天门。最早的时候,天门没有正式名称,一直到佛门传入凤麟洲,渐渐在当时的凤麟洲传播开来,为了与佛门抗衡,于是有了天门一说,以凤麟洲固有的天门,区分域外传来的佛门。

    天门又称天之神道门或者神道教,语出中原的《易经》:“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

    后来道门势大,为了与道门区分,不被误会是道门的分支,干脆把神道去掉,于是就成了天门。

    最早的时候,天门完全不是佛门的对手,彻底沦为佛门的附庸,天门中的诸神也成为了佛门的护法。直到儒门的理学兴起。

    道门因为玄学而从道家变为道教,儒门则因为理学从儒家变为儒教。理学强调天理,使天理成为儒门之至高神,人间帝王便是天理在人间的代言人,是为天子,又是万民君父,张月鹿曾在三教大会时批判过理学。可不得不承认,理学能够得到帝王的支持,的确是抗衡佛门的利器,不仅让理学圣人成为儒门四圣之一,也将儒门推上了三教之首的宝座。

    待到理学传至凤麟洲后,天门与理学相结合,强调尊皇忠君,使得天门脱离佛门的掌控开始独立,这便是今日“尊王”的由来。后来摄政关白架空皇帝,自然是有违忠君的理念,所以无论道门是否进入凤麟洲,反对摄政关白的人都是曾出不穷,上至公卿,下至落魄武士。

    后来天门又吸收了圣廷的教义,开始鼓吹凤麟洲为天下中心,逐渐成为凤麟洲的国教,凤麟洲皇帝既是各地藩主共同拥戴的君主,又是天门的教主。wap.biqμgètν.com

    这与大玄皇帝成为道门的超品大真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道门多了一位大掌教,并没有集权于一人。

    正因如此,道门进入凤麟洲自然引起了天门的强烈反抗,只是天门的实力远不如道门,战败之后,在道门的要求下,天门宣布政教分离,凤麟洲皇帝颁布诏书,宣布自己是人而非神,废除天门的国教地位。

    但信奉天门之人仍旧占据了多数,道门此举自然引起了众怒,再加上天门曾经沦为佛门附庸的经历让他们十分敏感,害怕天门成为道门的附庸,主张驱逐道门,于是“攘道”也由此而来。

    双方逐渐合流,便是“尊王攘道”。

    近些年来,所谓的“尊王攘道”明面上偃旗息鼓,暗中却是此起彼伏,天门已然与西域佛门、萨满教一样,成为道门的心腹大患,使得道门一直未能实质掌控凤麟洲。

    事实上,道门在凤麟洲只有一个抓手,那便是摄政关白一系,如今摄政关白内斗,道门没有迅速介入,错过了平息事态的最佳时间,实乃失策。

    并非道门的大人物们没有看到这一点,而是道门内部出了问题。御三家为了摄政关白之位内斗不止,道门又能好到哪里去?三脉道统为了大掌教尊位同样内斗不止,哪里还有精力去管远在万里之外的凤麟洲。

    话说回来,也许正是凤麟洲诸藩看到了道门内斗,这才在隐忍多年之后再举“尊王攘道”大旗,意图趁着道门自顾不暇,将道门赶出凤麟洲。

    道门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凤麟洲,谁也担不起这个罪名,这份邸报便是明证,已然是在提前吹风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洪荒之圣道煌煌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乡野超级仙农 中州录 神话之后 仙逆 妙医圣手叶皓轩 飞剑问道 魔天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在聊斋当符师 画演天地 志怪书 我的老妈是土豪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洪荒:打造无敌人族 穿书女配的绿茶修仙路 莫求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