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 邸报(第 2/4 页)

    柯青青眨了眨眼,若有所悟。

    齐玄素又道:“就算猜出什么,也别出去乱说,小心祸从口出。”

    柯青青赶忙点头道:“知道了。”

    齐玄素来到书房,拿起桌上最新的邸报——这是柯青青的差事之一,给齐玄素准备当天的邸报,齐玄素看不看另说,可她不能不准备。

    第一条消息自然是轮值大真人交替,自今日起,一直到六月三十,都由地师担任轮值大真人,也可以称之为代掌教,主持道门事务,行使部分大掌教权柄。

    这是早已知道的事情,没什么好看的。而且天师和地师是盟友,也不可能在交接的时候出什么纰漏。

    第二条消息,则是卢恩王国介入尼德兰王国与伊比亚王国争斗的后续。在道门的持续介入调停之下,西婆娑洲的局势趋于平稳,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商贸。不过道门此举显然只是治标,远非治本,三方的矛盾仍旧在存在,积攒到一定的程度后,冲突还会再次爆发。

    第三条消息,道门和圣廷的交流进一步加深,稳步推进。最近圣廷的一位枢机主亲自撰写了一本名为《七克》的书,讲的是圣廷的教义,这本不算什么,不过全篇用了东方文字,且不是白话,而是文言文,水平相当之高。

    邸报还专门节选了一段:“圣法兰济入道时。求女神论以精进之术。忽闻有声云:法兰济。避世乐如真苦。抱世苦如真乐。圣人多年如命。既试其益。曰:女神赐我明悟此理。邪魔正寓于丰食逸乐之中。恣口腹之乐者。邪魔遂轻忽之。敢攻而几胜焉。南海岛有吞牛之蛇。百兽皆畏避之。无法可制。独食牛既饱。绝不能动乘。此时一人能脔截之。修士自辞世乐。而择居苦处。就食饮如就药。特取所须。以保身安。救饥渴之病。邪感之大宝已杜矣。邪魔之煽。诱必希。惧不我胜。而弥攻固其功德焉。古贤有言:口者心门。邪魔以饕主口。一切邪情。皆令入心。故饕者。邪魔所加于人口之衔也。随欲牵之。”

    这篇讲的是七宗罪中的暴食之罪,若非有“圣法兰济”、“女神”等词汇,几乎与三教经典没有太大区别,自是让齐玄素大吃一惊——他都没有如此古文水平,可远在西方的一位枢机主教却有如此造诣,可见道门有专门研究西学之人,圣廷也有研究东学之人,正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两家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和平,更多还是因为离得太远的缘故,若是咫尺之遥,恐怕早已打得头破血流。

    第四条消息,南洋最近有多股海盗出没,疑似与凤麟洲倭寇、南洋、岭南等地方势力有关,道门严令婆罗洲道府和岭南道府配合,限期剿灭海盗,保证航路通畅,以保障贸易往来为重。

    第五条消息,凤鳞州爆发战事,起因是拥有“摄政关白”继承权的御三家为了争夺“摄政关白”之位,大肆内斗。道门无意插手凤鳞州的内斗,按照惯例,无论是谁,道门只支持最终的赢家,谁赢了,道门就为谁加冕,道门只要凤麟洲,至于效忠的人是谁,不重要。

    只是御三家的相持不下,道门的不作为,导致了凤鳞州的更大内乱。各地的大名们开始蠢蠢欲动,以还政于皇帝的名义,意图推翻执掌朝廷大权的摄政关白一系。

    让道门感到不安的是,单纯的“尊王”逐渐演变为“尊王攘道”。

    所谓的“攘道”,就是主张排斥道门,凤麟洲摆脱道门的控制,实现自治。

    齐玄素看到这里,神色凝重起来。

    一百年前,道门和东海水师海空并进,兵临秀京城下,逼迫当政掌权的摄政关白臣服。

    摄政关白表现出务实的态度,却引起了许多藩主和武士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屈辱投降,于是他们通过与摄政关白有矛盾的公卿策动凤麟洲皇帝下诏,拒不签约,并宣扬尊王攘道。摄政关白下令抓捕、杀害大量反对之人,兴起大狱。反对派们也以牙还牙,刺杀了当时的摄政关白。只是在道门的强力支持下,继任的摄政关白还是镇压了反对派。

    五十年前,反对派再次策动凤麟洲皇帝下诏,废约、闭港、驱逐道士,并派人火烧道观,先后炮击道门和东海水师的船只。于是道门和东海水师发起报复,道门出动了七艘“应龙”战舰,并运送了五千灵官登岸,迫使反对的地方藩主再次屈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剑啸灵霄 中州录 神话之后 谋局 玄鉴仙族 志怪书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冰河洗剑录 天行健 洪荒:截教副教主 星戒 不朽凡人 魔天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在聊斋当符师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