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三章 宣徽院(第 2/3 页)

    此传承如“散人”一般,是个拼凑捏造出来的传承,不过散人能证得长生大道,而阴阳人却证不得长生,故而没有什么仙的说法。

    虽然宦官们都坚信此传承并非来自于儒门,而是那位自宫修仙的全真道祖师所传,认为那位祖师已然窥得长生妙谛,悟出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义,但是迄今为止,还未有哪个宦官证得长生。

    道门自然是瞧不上这种需要自残身体的残缺传承。

    不过这等传承有一个道门六仙都无法比拟的长处,那便是依附龙脉而活,可以通过龙气抑制体内三尸攻伐性命,即便不得长生,也可以做到伪长生,而且没有天劫。

    长生之人斩去三尸,固然能够长生不死,可百年一次天劫,等同是天道逼着你飞升离世,因为不死不灭坏了万物皆有生死枯荣的规矩,要么杀了,要么赶走,二选其一。

    可阴阳人们却钻了空子,在这一点上,与神仙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不过神仙是以香火愿力为食,阴阳人们则是以龙脉龙气为食。

    所谓龙脉气运,昆仑不但是道门圣地,而且还是万山之祖,天下三大龙脉都起源于昆仑。依据山川河流的走势和潜藏的龙脉大势,从西到东,将龙脉蜿蜒的地势视为风水地脉,分为三势,称为三龙,分别是:大江以南为南龙,大江、长河之间为中龙,长河以北为北龙。

    南龙、中龙已经先后倾颓,只余北龙。

    北龙的山势巍峨雄壮,出昆仑山向东,南山、中岳绵延纵横,众山环拥相抱,形成一系列进龙、福龙佳地。山侧之西水入龙门府西河,山侧之东水入幽州东流至海。北邙山就是南山余脉,故而风水极佳,引得历代帝王将相在此修筑陵寝。

    如果将北龙看作一条走江入海的巨龙,那么龙尾在昆仑,龙首在东海之滨的渤海府,五行山是逆鳞,帝京城刚好是点睛位置。

    如果说帝京城是为北龙的龙眼,那么皇城就是瞳孔。将帝京城外两道合围圈的山水灵气尽数汇聚于此。以此构建大阵,若能完全开启,便是仙人也无法抵御大阵的磅礴威力,不得不退避三舍。

    不过这阵法也有缺陷,只能阻挡与天道生出感应之人,也就是天人才会受到大阵的限制,其他人则不受限制。

    再有就是龙脉与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若是王朝鼎盛之时,龙气雄壮,便是天仙下凡,也不得造次,可到了王朝末年,龙气衰微,便处处漏风,对于长生之人的束缚也没有那么大,最起码不能让一位长生之人束手待擒。

    到了如今,北龙也颓势尽显,朝廷曾邀请会集道门三道百余位真人、大真人共同堪舆,得出一个结论,北龙是世上最后一龙,北龙之后,再无龙脉一说。自祖龙而始的皇帝之位,只怕是由此而终。

    此乃三千年未有之大变也,不过大玄皇室若能应对得当,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天下百姓之优礼,跳出历代皇室天家身死族灭之怪圈,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剑来 剑啸灵霄 仙逆 玄鉴仙族 彼岸之主 武圣! 神话之后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飞剑问道 不朽凡人 谋局 冰河洗剑录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中州录 大夏文圣 过河卒 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