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青领经(第 2/3 页)

    姚裴手持“功烛杖”,平静道:“天渊,你立刻返回上宫通知孙老真人,这里交给我。”

    “走得了吗?”张拘言笑得十分和煦,“天渊,你不是想要练剑吗?我正好学过几手剑术,纵然比不得胡教习,也差不太远才是。”

    “远”字刚刚响起的时候,张拘言还站在原地,“才”字响起的时候,张拘言已经消失不见,“是”字话音还未落下,张拘言已经近到了齐玄素的面前,以指代剑,刺向齐玄素的咽喉。

    “北斗三十六剑诀”之“星转斗移”。

    这可大大出乎齐玄素的意料之外。

    天人之前各个阶段,道门都有指定的神通,比如“先天神算”、“仙人望气术”等等,到了天人之后,就没有指定的说法,可以自如选择。

    一般而言,逍遥阶段的天人只能修炼一门大成之法;无量阶段的天人能修炼两门大成之法,或者是一门大成之法加上三门额外的上成之法;造化阶段的天人则能修炼三门大成之法,或是换算成同等数量的上成之法。

    不过这是上限,而非必须,具体也是因人而异,有人乐意一心一意只修一法,求一个纯粹,把某一门大成之法修到极致,一法破万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到了长生阶段之后,那就没有具体限制了,一法通而万法皆通。

    谪仙人的优势是在逍遥阶段就能同时兼修两门大成之法,一般是一正一旁,也就是一门玄门正道之法,一门旁门左道之法,比如张月鹿的“慈航普度剑典”和“六虚劫”,还有姚裴的“天刀”和“太上忘情经”,都是如此。

    从未听说过逍遥阶段的炼气士能修炼两门大成之法的。

    只是齐玄素来不及多想,甚至也不必他多想,因为“魔刀”的缘故,他的身体已经先一步作出反应,真正是身随刀走,向后倒掠,堪堪躲过了这一剑。

    就在这时,就听姚裴说道:“小心,他修炼的大成之法不是张家的‘五雷天心正法’,而是李家的‘太平青领经’。”

    齐玄素早就听闻过“太平青领经”的大名,这门大成之法本身没什么威力,最大的玄妙是能模仿其他的大成之法,以假乱真,可以规避各种隐患。缺点是十分耗费精力,既然要模仿其他大成之法,自然也要兼修其他大成之法,就算是不求甚解,不必真正学会,只学个似是而非的表象,那也不是容易事。

    就拿“魔刀”来说,以“太平青领经”催动“魔刀”,能发挥出“魔刀”的八成威力,却能杜绝“魔刀”的发狂隐患。

    乍一看去,并不怎么厉害,可试想一下,如果同时兼修数门大成之法,以一门“太平青领经”催动“北斗三十六剑诀”、“慈航普度剑典”、“南斗二十八剑诀”、“太阴十三剑”等等无上剑诀,上一剑还是“仙剑化血诛”,下一剑就成了“星转斗移”,然后又是“大慈雷音剑”,就算不能发挥正版的全部威力,如此变化万千,谁又能应付得过来?

    说白了,内核始终都是“太平青领经”,只是不断换皮,这张皮不必真正学会,可最起码要大概明白,换句话来说,手可以不会,脑子一定要会。

    这也导致“太平青领经”的上限与下限差距极大。上限如李长歌,能够身兼近十门的三教绝学,哪怕是执掌一件仙物的秦凌阁都不是他的对手。至于下限,若是资质不佳,精力有限,只能勉强模仿一门大成之法,还只有正版的八成威力,那就是妥妥的吃力不讨好了。

    齐玄素没想到张拘言心机如此之深,分明学的是“太平青领经”,却以“太平青领经”故意模仿“五雷天心正法”,因为他是张家之人,“五雷天心正法”是张家世代传承之法,所以根本没人怀疑真伪。又因为“太平青领经”模仿的“五雷天心正法”只有正版的八成威力,间接起到了隐藏势实力的作用,倒是显得他不成器,蛰伏万象道宫也是合情合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