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太平宫(第 1/3 页)

    经历了六代大掌教和七代大掌教时期的道门乱象之后,八代大掌教集权是必然,可到底怎么个集权法,许多人还是缺乏想象,觉得无外乎是五代大掌教时期的那个搞法,太过依赖大掌教本人,几乎是一人独断而行,又未免有些过了。

    时至今日,道门上下终于见识了八代大掌教的手段。通过层层议事尽收金阙之权,大掌教与金阙不再是相互掣肘,同时也拿走了三位副掌教大真人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定大掌教命令的权力。

    不存在鼎足而三了,大掌教、金阙、副掌教统归一体,最终所有的权力都到了最高议事的手中。

    最高议事内部还是少数服从多数,不过大掌教拥有一个十分关键的权力,那就是大掌教负责召集最高议事。

    换而言之,什么时候议事,怎么议事,设置议题,推动议事进程,都是大掌教说了算,仅仅是人多也未必好使。

    更不必说,副掌教大真人从三位扩充到五位之后,更难以联合,而紫霄宫掌宫大真人和大掌教所立接班人,本质上都是大掌教的心腹,大掌教还是掌握了近乎绝对的权力。

    许多老道士难免忧心忡忡,因为这是动摇国本!

    表面上看,大掌教还是大掌教,金阙还是金阙,可实际上当今大掌教俨然是要把玄圣的那一套给扫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毫不夸张地说,道门的历史要从八代大掌教这里分为两截,沛分东西,晋分南北,看似一朝,实则两代。

    可当今情况下,谁又能阻拦八代大掌教?

    最忠于玄圣的太平道已然分裂出去,最大的阻碍没有了,老一辈的六代弟子们飞升在即,有心无力,关键是没有时间,仅凭七代弟子们压得住八代大掌教吗?

    虽说八代大掌教的威望不如玄圣和五代大掌教,但平定玉京之变,诛杀姚令,稳住了道门局势,且促成西道门回归,如今高歌北伐,其威望却是要远高于六代大掌教和七代大掌教,如何去压?

    更不必说七代弟子中支持大掌教的也大有人在,以苏元仪、姚齐、皇甫极、姚懿为首,这也在情理之中,苏元仪、姚齐、皇甫极等人注定要进入最高议事,本就是既得利益者,如何会反对?姚懿本是戴罪之身,却一跃成为紫霄宫“内相”,其中恩情自不必多言。

    反观天师,他的确最有资格反对,无奈正一道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天师继承人上面,什么改制,都暂时顾不得了。

    任凭老道士们在心中如何大骂张家鼠目寸光,也是于事无补了。

    其实张拘成不是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是他无所谓。不管怎么说,在这次道门内战中,张家都是受益人,大掌教集权又如何?这最高议事里还是有他们张家的一席之地,说不得日后张家也能问鼎大掌教尊位。

    说白了,周家为什么不得翻身?还不是李家压着他们,因为当年东皇和沈长生的事情,这才断送了前途,直到这次李家造反,大掌教才能给周家平反,终于翻身。

    张家为什么一直做不了大掌教?还不是当年废天师之乱闹的,张家不仅是付出了一个异姓天师的代价,也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几乎断送了大掌教之途。

    现在八代大掌教改换新制,就好比从头开始,那自然是好,张家过去的历史问题也一笔勾销,废天师之乱终究是过去的事情,乱的是玄圣天下,今日拥立之功却是现在的事情,拥护的是当今大掌教,历史是为当下服务的。

    同理,李家忠诚终究是过去的事情,李家造反则是现在的事情。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武圣!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五仙门 玄鉴仙族 志怪书 过河卒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盖世双谐 仙人消失之后 剑啸灵霄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阵问长生 修仙琐录 魔门败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来 彼岸之主 为龙之道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不朽凡人 志怪书 阵问长生 卧虎藏龙 仙父 中州录 我不想上梁山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小狐妃,太凶萌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