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八章 画饼(第 1/2 页)

    当初玄圣搭建金阙,总共有四脉人马,分别是:太平道、全真道、正一道、大掌教嫡系,分别对应三位副掌教大真人和大掌教。

    所谓大掌教嫡系,也可以称之为中立一派,比如万象道宫就属于中立一派。主要作用是防止大掌教被三道架空,其最为势大的时候,出过一位大掌教,九堂都是中立派把持,三道只能把持地方道府。不过中立派相较于三道较为松散,最终也没发展为第四道。

    当然,历代大掌教能否掌握中立一派,还要看自己的本事。六代大掌教解散紫霄宫,大失中立一派的人心,最终自食恶果,被彻底架空,政令不出紫霄宫。相反,五代大掌教就牢牢掌握了中立一派,使其成为自己的基本盘,又巧妙利用三道之间的矛盾,拉拢一派、打压一派,又挑动其内斗,使其无法合力对抗自己,把帝王心术的平衡之道运用得炉火纯青,最终连副掌教大真人都能换掉。

    这也是正一道和全真道都联手了还是不能确保大掌教归属的原因。一则是正一道与全真道各有保留,互有防备,这是人之常情。二则是中立一派的存在,若是太平道取得中立一派的支持,仍旧可以夺取大掌教尊位,所以李家才要确保凤麟洲战事的胜利。

    参知真人能否晋升平章大真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除了长生仙人必定晋升平章大真人之外,若是出身中立一派,就比较容易晋升,若是出身三道,就比较困难一点。相较而言,同样是伪仙,中立一派的参知真人几乎是年龄资历一到立刻就能晋升,而三道出身的参知真人因为三方互相掣肘,必须要有足够服众的功绩才行。

    当然,有利有弊,在竞争大掌教的时候,三道就大占优势,中立一派几乎是靠边站、等结果,所以这种晋升方式相当于一种补偿。

    金阙名义上是三十六位参知真人投票选举大掌教,可为了防止出现僵持不下的平票情况,平章大真人同样拥有投票的权力。平章大真人们为了确保自己的超然地位,很难被收买、拉拢,相对来说比较公平。

    如果说中立一派最为松散,根本不成体系,没有三师这样的明确领袖,只有为首的几位平章大真人,底下的人也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那么全真道就是第二松散的大派系。

    这也是玄圣遗留下来的问题。

    当年玄圣重新划分三道,太平道和正一道都很简单,太平道以李家为主干,正一道以张家为主干,然后再加一些其他派系,比如慈航一脉、青丘山一脉等等。可全真道就不好这么做了,因为当时还没有姚家和裴家的概念,当时这两家就是几个人,甚至不能称之为家族,其余几大派系不分伯仲,势均力敌,这就是先天不足。玄圣觉得全真道太过松散,不好与另外两道鼎足而三,为了防止全真道被另外两道压迫,就要增加全真道的体量,于是玄圣在划分了大掌教嫡系之后,把剩下的人一股脑全都塞到了全真道中,后来的各种孤儿也默认归属于全真道。

    如此一来,全真道的确是三道之中体量最大的,可内部更加松散了,远没有另外两道的凝聚力。

    在这种情况下,全真道士内斗也是最为激烈的。

    开辟婆罗洲道府之后,掌府大真人一派属于大掌教嫡系,在六代大掌教解散紫霄宫之后,越发式微。掌府真人一派就按照老规矩被划归到了全真道,这些年来越发势大。

    王家属于全真道,可对于全真道能有多少归属感,实在不好说。

    对于习惯了内斗且素有小道门之称的全真道来说,处理掉王家根本没什么心理负担。

    太平道和正一道碍于各种姻亲关系,就算某个家族失势,仍旧不失为富家翁,比如颜家。可全真道就没有这么脉脉温情了,很多时候失败者会直接消失不见。

    这些年来消亡的全真道世家不在少数,堪称三道之最,也不差这一个。尤其还有老牌世家对新兴世家的敌意,姚家和裴家决定动手,齐家、上官家、季家不仅不会阻拦,甚至会分一杯羹。

    齐玄素立刻想到一个问题:“若是王家倒了,那么婆罗洲道府怎么办?”

    七娘笑道:“当然不会拱手让人。咱们全真道最不缺的就是人,姓王的不干,有的是人干,大不了我们娘俩顶上去,也不是不行。”

    齐玄素望着七娘,有点不知该说什么。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剑啸灵霄 仙逆 谋局 玄鉴仙族 不朽凡人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中州录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冰河洗剑录 星戒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洪荒:截教副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