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兰大真人(第 1/2 页)

    金阙还没有讨论婆罗洲道府掌府大真人的任命,大掌教那边也没有风声传出来,那就说明兰大真人暂时还不能飞升,只能说兰大真人有了这个意向。

    根据姜大真人的例子来看,从姜大真人有了飞升的意向,到姜大真人真正飞升,刚好是从上元节到下元节,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还是有合适接班人选的情况,如果没有合适接班人选,那么兰大真人还要继续坚守一段时间。

    所以齐玄素也没问具体时间,这个时间不是兰大真人可以决定的,兰大真人最多决定一个最晚时间,其他还要看沟通协商的结果。

    齐玄素这次求见兰大真人是有正事的,于是说起了有关婆娑洲的事情。

    兰大真人并不意外,说不定他得到消息还要早于大掌教,毕竟婆罗洲紧挨着婆娑洲,兰家又在婆娑洲根基深厚,虽然兰大真人不是东婆娑洲道府的掌府大真人,但兰家子弟还是多在东婆娑洲道府任职,兰大真人没道理不知道此事。

    齐玄素既想要得到兰大真人的支持,也是问策于兰大真人,有些时候,多听听老人家的意见,没有坏处,哪怕不认可,也能起到探幽发微的作用。

    兰大真人没有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兜了个圈子:“当年李药师说过,史家不知兵。所以历朝历代的史书,有关大规模战事,总是臆想多,春秋笔法多,让后世人读得糊涂。天渊,你应该知道武安君坑杀四十万降卒的故事,在你看来,赵王为什么临阵换帅,难道赵王不知道这是兵家大忌吗?”

    齐玄素还真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只得说道:“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兰大真人道:“史书对赵国的评价是‘畏秦如虎’,既然畏惧秦国,上党地区本就是意外所得,那么能够僵持不下就是好结局,赵王为什么要急于求战,甚至不惜临阵换帅?”

    齐玄素认真思索了许久,方才说道:“这不是君王昏庸可以解释的,更不是离间计可以解释的,就算赵王昏了头,国内的其他大臣也会劝阻,可这次换帅出奇地顺利,那么说明并非赵王一意孤行,而是朝野的共识。唯一的原因是赵国坚持不下去了。”

    兰大真人道:“这是正解,每多一个兵,后方不仅要少一个劳动力,还要分出几个劳动力来养这个兵,以赵国的国力长时间维持四十万大军,结果就是后方生产全面崩溃,无以为继。如果不是这一战打得山穷水尽,高层内部严重动摇,区区千金的离间计就能让赵国临阵换帅?难道秦国早拿不出这区区千金,非要打得自己也狼狈不堪才想出这条计策?”

    兰大真人拿起书案上的一卷书,读道:“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

    “对曰:‘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曰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这是括母向赵王的上书,说自己儿子操守不行,不足为将,士大夫重视名声,哪有母亲这样说儿子的?说白了便是母亲已然知道儿子此去便是送死,想要自污保命,无奈赵王心意已决,括母只能退步,请求不要连坐,赵王答应了。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彼岸之主 剑来 异香 仙逆 武圣! 剑啸灵霄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志怪书 玄鉴仙族 中州录 不朽凡人 谋局 小狐妃,太凶萌 仙父 天行健 洪荒:截教副教主 过河卒 低调在修仙世界 修真门派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