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一十五章 泄露(第 1/4 页)

    按照齐玄素的计划,许寇回到了齐州,在齐州逗留了不到一天之后,又去了渤海府。

    说来也是怪了,别看李家开设了不少行院,可兔子不吃窝边草,齐州地面是比较干净的,这类场所主要集中在帝京和渤海府。

    因为推动翻案还需要时间,所以许寇这个环节不能拖太长时间,必须尽快。此举也不突兀,因为李青奴让人在渤海府的梧桐苑举办了一次诗会,或者也可以叫其他名字,总之是那么个意思。在外人看来,许寇急匆匆赶往渤海府,就是凑热闹去了。

    如今李青奴算是脱离了苦海,不必再去抛头露面,而是藏在幕后,成为东家一类的存在,她交代的事情,行院这边不敢有丝毫怠慢。其实这个诗会是早就定下的,不过李青奴把时间提前了,不算仓促。

    行院的人也不觉得奇怪,随着清微真人返回齐州主持大局,齐州的氛围很是压抑。不同于江南,江南那边还能尝试反抗一下,齐州这边是大局已定,许多人直接认命,不少人破罐子破摔,跑到渤海府这边散心,正是举办此类聚会的好时机。

    渤海府也在这次禁运的名单之列,虽然渤海府名义上属于帝京道府,但因为帝京道府暗弱已久,事实上一直是齐州道府代管渤海府,甚至包括辽东的半岛区域,也是划归在齐州道府的辖境内。换而言之,齐州道府是有内海的,整个环海一线,从齐州开始,包括直隶部分地区、辽东的半岛区域,都在齐州道府的管控之下。

    这是有说法的,渤海府属于代管,而与齐州隔海相望的半岛地区早在大魏年间就是由齐州管理,不信可以查大魏的行政划分图。因为那时候的辽东是军事重镇,设都司而非设州府,当时辽东的百姓很少,不能不管,可专门设个州府衙门又太过浪费,所以由齐州代管辽东民政,军事还是由辽东都司负责。

    后来道门划分道府,以李家的强势,有这条依据在,哪里会客气,宣称半岛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齐州的固有领土,必须划归齐州道府,辽东道府也只能吃个哑巴亏。再后来,帝京道府名存实亡,齐州道府干脆把以渤海府为中心的沿海一线以代管的名义拿到手中,成功从陆地连接了辽东的半岛地区,其势力又从辽东渗透到了新罗的部分区域,进而以新罗为跳板辐射凤麟洲。

    所以,齐州道府和齐州完全不是一回事。齐州就是普通的一个州,齐州道府是拥有内海的庞然大物。

    江南道府也不遑多让,在大魏年间,其实是将江南地区分为两个州,而道门划分道府的时候,为了整合资源,发展经济,把这两个州全部划到了江南道府的名下。只留下芦州道府,隔开齐州道府和江南道府,同时也是守江必守淮,没有让江南道府完全掌控大江。

    岭南道府同样如此,中原最大的两个岛屿,全都划给了岭南道府,使其面积超过了一再膨胀的齐州道府,直逼蜀州道府和西州道府,是名副其实的大道府。

    因为海贸发达,进入了所谓的大航海时代,所以最为繁华的一线就是沿海一线。如今江南那边尘埃未定,局势复杂;岭南实在太远,而且对于北方人来说,“瘴气”深重;帝京太过严肃,束手束脚;辽东又太过苦寒,也不是花花世界;那么渤海府就成了最合适的地方。

    许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了渤海府,他不是什么文人骚客,也不会吟诗作赋,不过身份摆在这里,仍旧能够成为座上宾客。

    刚到梧桐苑,便有不少人与许寇打招呼,许寇只是随便点头应付。

    许寇在玉京只能算是小人物,不过出了玉京,来到地方,便是许多人想要争相结交的权势人物。

    反过来说,地方上的土皇帝,去了玉京之后也得低头做人。

    比如齐玄素,在婆罗洲的时候,呼风唤雨,万众瞩目,去了玉京,就要伏低做小了。

    许寇此时自然可以端起架子,表现得矜持一点。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剑啸灵霄 中州录 神话之后 谋局 玄鉴仙族 志怪书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冰河洗剑录 天行健 洪荒:截教副教主 星戒 不朽凡人 魔天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在聊斋当符师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