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拖鹰下水(第 3/4 页)
对于三五个月这个时间,朱劲松倒是没感到意外。
廓尔喀跟汉地十八省不同,跟乌思藏和朵甘思那边的情况也不一样。
汉地十八省没什么好说的,这种自古以来的地盘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
乌思藏和朵甘思这两个地方就麻烦一些,因为崇祯以前,大明对这两个地方一直都是实行羁縻制,也就是宣慰使司制度,有驻军,但更多的还是依靠土官来进行管理。
至于那些包衣阿哈们所吹捧的,大清对这两个地方实行了多么多么有力的统治,让这两块地方彻底归入了中原堂口版图,这种屁话听听就好。
大清依靠的是头人、王爷外加减丁政策――跟草原差不多的玩法,都是崇释以制其生,只是玩的没有草原那边玩的溜。
说白了就是人家跟大清也不是一条心,只是保持着面子上过得去,就跟崇祯以前的大明差不多。
现在朱劲松在乌思藏和朵甘思那里改土归流,搞农会、均田地,动的可不只是乡贤士绅们手里的土地,而是动了那些王爷、头人们手中的权利。
这就让那些王爷和头人们无法接受――千百年来,这片土地都是由王爷和头人们说了算的,你大明一来就要由你大明皇帝和大明官府说了算,王爷头人们除了保留名号之外就再没有其他特权,那能行?
而对于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来说,这些王爷和头人们想要保留特权的想法同样是无法接受的。
朕占领乌思藏和朵甘思之前是你们说了算,朕占领了之后还是你们说了算,那朕不白来了吗?
所以,后面的事情也就成了明摆着的事儿。
论打仗,尤其是地面上的战争,大明的军队还真就没怕过谁。
再然后,乌思藏和朵甘思的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廓尔喀那边的问题比之乌思藏和朵甘思的问题还要令人头疼。
对于廓尔喀人来说,大明军队就属于那种要下火狱的存在――虽然他们也被十五阿哥给统治了,但是人家建虏在这种事情向上来玩的明白,类似阿轰之类的成了三上旗的老爷,下五旗的那些奴才还能闹腾的起来?
两相对比之下,反倒是大明的军队有点儿不知好歹,来到廓尔喀之后既没有拜山头,也没有表示什么优待,一上来就要改土归流分田地,那成啥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