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还是要脸的(第 3/4 页)
柯志明用傻看子一样的目光看着曾诚,嘲讽道:“曾府台这是把锦衣卫当成了永乐年间的锦衣卫?”
“要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陛下说要他们三更死,这世上就没人能留他们到五更。”
“问题是现在的锦衣卫并不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十四个千户所的编制还没能补全呢,对于南洋诸藩的渗透也并不到位。”
“事实上,柯某也试图派人去南洋诸藩联络那些残存的锦衣卫,但是真正能联络上的,已经是百不存一,要是再晚上几年,估计就一个都联络不上了。”
柯志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之后又接着说道:“还有,等到消息传过来的时候,缅甸国主孟云以及暹罗国主昭披耶却克里已经从其国内动身,估计等锦衣卫得到命令,他们已经进入了大明境内——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估计再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到济南府了。”
被柯志明这么一说,曾诚顿时也感觉有些麻爪。
要是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还在缅甸和暹罗境内,锦衣卫动手干掉两人也就干掉了,大不了事后随便栽脏到山贼的头上,反正都是藩邦小国,有几伙山贼是很合理的事情,对吧?
问题是绝对不能在大明境内干掉他们,毕竟是藩邦小国的国主,又是打着庆贺朱劲松登基的旗号跑来认爹,这要是死在了大明境内,史书上面可就不太好说了——别看大清怎么乱改史书乱泼脏水都没事儿,但是大明朝廷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事情。
大清可以不要脸,但是大明还是要脸的。
就在曾诚等一众大佬头疼的时候,朱劲松也很头疼。
二十来岁的皇帝,忽然要多出来几个几十岁的儿子……这踏马哪儿是头疼啊,这简直就是蛋疼了好吗!
……
离的大明越近,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就越加的心惊。
自古以来,中原堂口对于周边的影响就是方方面面的,从军事到政治再到民生、经济、文化,基本上都是由中原堂口外往扩散。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中原堂口会主动吸收外来的好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都变成了中原堂口自古以来的东西。
比如龟兹的音乐,比如西域的舞蹈,又比如唢呐。
有几个人知道唢呐这种传统民族乐器原本是起源于波斯的?
关键是龟兹、西域和波斯也从来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
现在也是一样。
原本大清还算强盛的时候,除了猪尾巴以外,大清的衣着款式以及文化正开始慢慢往缅甸、交趾、暹罗等地扩散,现在大清凉了,这些地方的猴子们又开始学起了大明的衣着以及文化。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