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狗胆包天(第 2/4 页)
只是在想通了这里面的关键点之后,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老又忍不住开始心疼自己的钱袋子,毕竟封地再怎么不值钱也得拿真金白银出来买,就算一顷地只卖一两银子,最后的总价格也得是个天文数字。
这么说吧,几百万两起步,上不封顶。
哪怕曾诚等大老们为了让朱皇帝放心,刻意将封地的面积控制在一个小布政使司的大小,最后也得一百万两银子,换算成大明龙元就是一千万龙元。
按照曾诚大明内阁首辅大臣一个月两千龙元的俸禄来计算,一千万龙元……
当然,到了曾诚和刘鹤鸣以及刘怀文等大老的级别,俸禄其实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真正大头的收入还是来自于少府给他们的干股分红。
也正是因为少府给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员准备了不等的干股分红,大明朝堂上的这些大老们才会玩了命的往皇家学院砸钱,才会玩了命的想要对外开疆扩土,因为皇家学院的成果越多,少府的经营种类就会越丰富,对外开拓的疆土越大,少府的市场也就越大,他们能够得到的分红也就越多。
还是以曾诚为例:曾诚每个月能够拿到手的俸禄是两千龙元,但是少府那边儿的分红却高达五千到一万龙元之间,若是再加上年底的年终分红,曾诚一年能拿到手的起码也得二十万龙元,折算下来就是两万两白银。
虽说跟大清时期的三年清知府没法相提并论,但是这个钱拿着不烫手,既不用担心户部下属的税务司找上门,也不用担心锦衣卫找上门,更不用担心御史衙门和都察院找麻烦。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明的贪腐现象更多的出现在五品官以下,五品以上的官老爷们反而很少会贪。
而就在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老们暗自心疼钱袋子时,朱劲松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柯志明:“欧罗巴那边还有什么事儿没?”
柯志明摇了摇头,躬身答道:“启奏陛下,欧罗巴那边儿的消息暂时就这些,其他的倒也没什么了,不过……”
话锋一转,柯志明低头瞥了曾诚和礼部尚书孟繁志一眼后又接着说道:“最近咱们大明百姓去欧罗巴游玩的有许多,尤其是那些豪商巨贾,又或者是勋臣贵戚之家。”
“这些人到了欧罗巴之后,往往会大肆购物,无论有用没用的,只要看着新奇好玩的便会出钱买下,甚至还有许多人在欧罗巴那边购置了产业,以至于欧罗巴人将咱们大明百姓看成是人傻钱多的,嗯,人傻钱多的肥羊。”
礼部尚书孟繁志顿时就懵了。
这事儿跟礼部有没有关系?其实还真没什么关系,毕竟礼部的下属衙门一大堆,偏偏没有哪个衙门能管着大明百姓出海游玩购物的。
可是要说这事儿跟礼部没关系吧?偏偏礼部又有教化天下的责任,如今大明百姓在海外被蛮子们当成是人傻钱多的肥羊,礼部肯定也脱不了干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