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的各种问题(第 2/4 页)
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
报纸这个玩意的作用在于什么?
在于引导舆论,在于监督朝廷的施政得失,朱劲松也从来没有说过不允许报纸上面点评朝廷的对错。
但是吧,直到了施行阶段,原本挺好的一个事儿就变成了坏事儿。
首先出问题的就是那些被允许开办的报纸到了朱劲松手里的报纸,有一份算一份,上面全是对朝廷各种歌功颂德的内容,至于针砭时弊的内容那是一篇都没有。
朱劲松本能的觉得不对劲就连某位教员都有被批评的时候,朕一个程序猿转职成的网络写手就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再说了,就算朕是摸着毛熊、傻贼鹰和兔子过河,把所有能够规避的毛病全都规避了,可是这大明朝堂上下真就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比如说某个官老爷又贪了多少两银子从而被剥皮实草的消息,比如某个官老爷因为多纳了几房小妾从而丢官罢职之类的花边新闻,这些小报都不报道报道?
这他娘的不正常啊。
而在发现不对劲之后,朱劲松的第一反应就是又他娘的有人欺上瞒下。
针对这种情况,朱劲松自然也就毫不犹豫的把锦衣卫和东厂、天地会都给派了出去。
而锦衣卫和东厂、天地会汇报上来的消息也确实证明了很不对劲从朱劲松和内阁发出去的要求是要对这些小报进行监管,而从礼部到布政使司一级的要求就变成了加强监管,等再到了各地州县之后,就已经从监管到加强监管变成了加强内容管制。
这种玩法直接把朱劲松都给惊呆了。
这种玩法,挺眼熟的哈?
属实是反向漂没了!
当然,这种反向漂没的问题倒也不是不能解决,毕竟各地官老爷们的官帽子都还掌握在吏部手里,想要拿掉某些不听话的、捣乱的那实在是再容易不过。
再者说了,那些官老爷们就算不怕吏部,多少也会害怕朱劲松手里的枪杆子。
然后,这些小报上面就开始流行起了一个话题大明进行现在动辄族诛、诛三族、诛九族、灭门、抄家以及全家流放的律条,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慢慢的,这个话题就从某些小报上面转移到了《大明报纸》上面,《大明报纸》上面也开始讨论起了这种律法到底合理还是合理的问题。
又他娘的开始向另外一个方向玩起了漂移!
虽说心里也早就有所准备,可是真遇到这种要不就漂没要不就漂移的情况,朱劲松也依旧感到蛋疼。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想要被诛九族或者灭门,又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享受的待遇?
说白了,有可能被诛三族、九族、灭门、抄家的,基本上就不可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起码也得是有一定江湖地位才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