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九十章 把国运赌在大明爸爸身上(第 1/4 页)

    兼仁的心里很清楚,所谓不敢擅专、请自己御裁之类的说法,基本上就是放屁。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第一条第一句的汉文原文就是“天子诸艺能之事,第一御学问也。”

    当然,如果看《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第一条全文,就会发现所谓“学问”二字并不意味着“死读书”,而是要学习中国古代名著《贞观政要》以及古代倭国天皇留下的《宽平遗诫》等书籍。

    关键是德川幕府只在第一句上面下功夫,堂堂的倭国天皇就只能窝在皇宫里面“御学问”,顶多再干一些人形玉玺的兼职。

    至于说倭国的政务、权力之类的,基本上都被德川幕府把持在手里。

    比如说这份条约,如果德川家齐不同意,他就不会跑到宫里来请示自己,既然德川家齐跑过来了,那就说明他是同意这份条约的。

    只不过,德川家齐这个瘪犊子需要自己这个倭国天皇率先表态,或者说,这份条约一定是要以天皇的名义来公布的。

    这就相当于自己在皇宫里好好御学问呢,一口天大的黑锅就这么duang~的一声,扣自己脑袋上了!

    想想御学问,想想之前的尊号事件,再看看脑袋顶上的这口大黑锅,兼仁简直想一刀砍死德川家的这些王八蛋们!

    直到过了好大一会儿,兼仁才强行忍下这口恶气——真把德川家齐给砍了,后果很可能就是万世一系的天皇谱系就此而绝。

    兼仁望着德川家齐道:“那么,大将军的意思呢?”

    德川家齐当然是打算签下《明日友好七条》。

    闭关锁国,不是闭上眼睛锁脑子。

    最起码,德川家齐就很清楚,德川幕府之所以能发迹,多半还是因为丰臣秀吉被大明怼成了死狗,而随着“天明大饥荒”的暴发,德川幕府的统治也已经开始动摇。

    为了防止德川幕府有可能出现的崩溃,德川家齐和松平定信先后搞出了“宽政改革”以及“大政官职委任论”。

    所谓宽政改革,就是要求幕府官员厉行节约,彻底紧缩幕府财政,严控民众思想,所谓大政官职委任,即认为幕府统治国家的权力是由天皇授予的,倭国并不属于幕府将军所有。

    一方面是尽力减少支出,严加控制倭国那些贱民的思想,一方面则是把锅扔到天皇的脑袋顶上。

    可惜的是,倭国现在的局面可谓是重车下坡,“宽政改革”和“大政官职委任论”并没能止住德川幕府的颓败之势。

    要想挽回局面,倒不如像松平定信所说的那样儿,把国运都赌在大明的身上——赌大明帝国的皇帝还要点儿脸面,赌大明帝国真的能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赌倭国能靠着大明爸爸的宠爱,重新焕发生机。

    万幸的是,兼仁很配合。

    心中暗叹一声后,德川家齐便俯身拜道:“启奏天皇陛下,臣觉得,这份条约其实是对于倭国有大大滴好处,至于坏处,虽然有,却可以无视之。”

    戏,要演就得演全套,要不然怎么叫演戏?

    兼仁便神色凝重的道:“请大将军仔细说明。”

    德川家齐先是嗨的一声应下,接着才慢慢解释了起来:“自从天明大饥荒暴发之后,倭国民间就动荡不休,一些刁民甚至敢于冲击官府。”

    无视了兼仁略微一抽搐的面皮,德川家齐又接着道:“如今大明既然许我日本两年一贡,其通商之禁令亦因此而取消,则朝廷财政窘迫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这也就意味着,倭国可以向大明购买一些粮食,来解决天明大饥荒带来的影响。”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1717新美洲帝国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不是吧君子也防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世子妃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