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人,时代已经变了(第 3/4 页)
而这一次,文也好,武也罢,被掀的盖子,却皆在三法司走着流程。
文武的制衡之下,倒是让这场风波,成了母庸置疑的反腐行动。
毕竟,在文武制衡监督的三法司走流程,没有母庸置疑的证据,那可就是漏洞,是小辫子,被逮住了,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如此之下,落马的文官也好,武将也罢,显然都是有罪之人。
文武的焦灼重心,也在于三法司。
但相比较文官,武勋的优势,显然更大。
毕竟,武勋能够制衡监督三法司,但文官,可监督不到军法司。
武勋们查到了,往三法司一递,监督之下,不想查也得查。
而文官们查到武勋糜烂,却只能转交军法司,成了军队的内部事情。
而大恒的军队,从前明时期起,就早已彻底与文官无关系,现如今虽随着秩序正常,文官与军队的关系,也仅仅只是限于后勤而已,对审查,监督,根本难有触及。
这一点,在如今这个局势之下,显然至关重要,对于文官而言,更是致命的缺陷。
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缺陷,在这政治的斗争中,显然愈发明显。
步步紧逼,带来的,便是步步溃败,到最后,这场风波,俨然又快要演变对地主士绅的清洗。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曾经的主导权,在于天子,文官士绅们只能被动承受。
而这一次,被圈定在朝堂三法司中,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武勋”借着职权的优势……逼着文官们自己拿刀子割自己的肉。
问题的核心,俨然是……文官,在文官的主场,却无力主导,甚至被他们一向看不起的武人逼迫着,连反抗都无力反抗。
其原因为何,已然很是清楚。
那就是,在文官的主场,充斥着大量武勋势力的“假文官”,大大的压迫着传统文官士绅大恒的生存空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