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进退皆两难(第 3/4 页)
没有权贵的背书,进入海贸的资格都没有。
他为市舶司市舶使,自然也有入场的资格,但他只是志不在此。
这种现象,涉及大恒上层的利益交换,也不是他一个市舶司市舶使能够改变的,他能做的,就是在职权允许的范围,尽可能的公平公正。
而如此的海贸商业环境,谁敢说,这鸿运商行,只会是个别?
一旦不是个别……
张煌言有些不敢想。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恒,可不是前明末年海疆那糜烂之景!
海外有水师游曳,曾经猖獗的海寇,早已彻底肃清,在如今无战事的情况下,打击走私,护航商路,早已是水师的重要职能之一。
而海疆,有卫所戍海疆,有缉私千户所巡查走私。
海疆各府县,各要道,有税关专查过关商行,无税务司盖印,无市舶司批条,根本不可能通过。
如此一环套一环的制度,若是小打小闹的借助渔船走私,在本地自产自销还好。
可像鸿运商行这般涉及数府之地的规模,还行走私之事……
其中需要打通多少关节脉络?需要多少人同流合污?
这是一个刚成立不过一年多的商行能够做到的?
据他所知,鸿运商行的幕后权贵,也不过一个指挥使而已,在这泉州从事海贸的商行之中,虽说算是一流,但比其强的,也不在少数,最多,也就因那位卫所指挥使的原因,算一新的地头蛇而已。
甚至不用想,张煌言都能想象得到,这其中,涉及多么恐怖且复杂的关系。
如今之大恒,市舶司有十数个之多,除了少数几个如泉州市舶司这般百废待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