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实践带动理论(第 3/4 页)
就如那早就提出设想的栓动步枪,底火问题,到现如今,也还未曾解决。
现如今的新学,尚处在野蛮生长的阶段,距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距离还无比之遥远。
思绪流转之间,天子亦是在众官员的簇拥之下,步入了工科院院务衙门之中。
步入正堂,映入眼帘的,便是墙面上清晰可见的一幅幅画像。
人像,姓名,爵位,事迹……
天子定睛一看,果不其然,皆是自工科院建立起,对新学发展有助力而受封爵位之人的画像及事迹爵位。
事实上,这些年来,工科院的存在,虽一直是处在积累新学底蕴的阶段,但研究成果,也有不少。
如水泥,如坩埚炼钢法,如各类车床的成体系化等等……
当然,还有对天子而言,算得上是极大得意外之喜,则是来自于民间!
自当初武院工科初立,就从未放弃过对民间技艺的搜罗。
每年的各类考核特招,以及以工科建制,就从未取消过的悬赏。
即大恒子民,各行各业之技艺,皆可至工科院备案,据技艺之重要与否,给予封赏。
后专利法成型,这些备案,也顺理成章的转为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专利。
在这个时代,士大夫看不起的奇淫技巧,对民间百姓商贾而言,可都是看家的本事,世代的传承。
为了鼓励民间技艺备案,天子这些年,甚至还陆续择了几个封了爵位,以立下标杆,千金买马骨之!
这些年,新学的发展,民间的助力,亦是不可小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