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永远的治标不治本(第 3/4 页)
    故而,内廷所属商行,就跟一张大网一般,已然覆盖了大恒的方方面面。
    私营的商行,体量小的,还可以夹缝求生,但如曾经晋商那般大体量的商行,在大恒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就如辽东昭武三年的商税收入,据统计,百分之九十,都是来源于内廷所属商行。
    显而易见,这样的一个商业生态,显然是极其不健康,也极其不正常,甚至,都可以说是畸形的。
    内廷诸多商行的存在,在国家动乱之时,是稳定国家的利器,但,随着国家安稳,内廷商行太过强盛,就是阻碍国家发展的存在了。
    若再让内廷商行发展下去,那就不仅仅是尾大不掉,再要解决,那无疑又会是一场天大的变革。
    除了盐铁,粮食,军械,钱庄这些国之根本外,其余商业,天子更倾向于有限制的市场自由发展。
    国营占据主导稳定国家,民营繁荣市场。
    显然,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内廷商行有所限制,制止其近乎无序的扩张,同时让钱庄商行更加正规,更加成体系!
    “呼………”
    思绪流转之间,天子亦是长吐一口气,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源于他的纠结。
    他既想保证钱庄商行的良性发展,不愿朝堂文官插手进这钱庄商行,让天子对钱庄商行有着毋庸置疑的控制力,给后世帝王留下钳制天下的重要手段,更不愿看到因钱庄商行属于内廷,而导致的后宫干政,宦官势大。
    这一个鱼和熊掌,显然不可兼得。
    想要彻底避免某些祸患,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
    就好比,他若想避免后宫干政,避免宦官势大,就必须,让钱庄以及商行的主导权,不在内廷辖制之下。
    不然的话,以后宫之权,以宦官职权,轻而易举,就可影响到内廷管辖的钱庄商行。
    而钱庄商行不属于内廷,在他手中,虽然不会影响什么,但后世之君,可就难了!
    而且,宦官,至少在地方,没有家族利益牵制,皇帝,就是主子,在皇权之下,会尽心尽力为主子办事。
    但官员,而且还是这个时代的官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