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货币(第 2/4 页)
纵使每年都有天文数字的岁币上供,但也能通过两国商业贸易逆差的交流,轻而易举的再拿回来,
对一个国家而言,不缺钱,那再困难的局面,也就都有足够的操作局面了。
如今的大恒,不管是财税政策,还是职能机构的设立,哪怕是这些年以工代赈,对道路河流的修筑,一切,皆是朝着这个目的飞奔而去。
完全可以说,现如今的大恒,已经铸就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经济环境,剩下的,就只是慢慢填充修缮,
只不过,这个商业经济体系,还缺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关键的支柱根基。
即……货币!
大恒的货币,不可谓不复杂。
得益于历史的原因,每个皇帝即位,皆会发行当朝货币。
如今的大恒,亦是如此,有明一朝,各个皇帝在位期间发行的铜币通行于天下,大恒立国之后,发行的昭武通宝铜币,也在天下流通。
再加之外来的白银大量流入国内,商业繁荣之下金银贵重货币的流通,各种官银,私银,官铸金,私铸金……
如今的大恒天下,货币之乱象,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
而大恒钱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银票这个东西,也随着大恒钱庄的普及,某种意义上代替了金银的货币职能,成了商业贸易的首选。
但显然,如此之下,大恒货币,缺乏了自古以来,货币最重要的一个属性。
即铸币税!
钱庄的银票,是存多少银,才有多大数额的银票。
价值恒定,对等。
这能称得上是货币,但绝不是大恒的货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