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第二种可能 3000(第 2/4 页)
这个补偿的过程,自然谈不上合规合法,也谈不上符合情理。
正如曾经改革之前清洗北方各省,那么多家被破门灭府的地主士绅,其家产,看似被充入国库或内帑,但实则……相当大一部分,都落入了武勋将帅之中。
正如江南之地的血腥清洗,不知道多少前明富商权贵被破门灭府……
而这一次的主导者,还是武勋将帅,天子默许的利益既得者,也是武勋将帅。
而武勋将帅……
这支天子亲手建立起的军队,亲手培养而出的武勋将帅,是什么德行,天子又岂会不清楚。
满打满算,从前明崇祯初年,到现如今,也不过十年出头。
而短短十年时间,从一支不过两万多人的勇卫营,到统治整个天下的百万大恒大军,而为了对抗文官士绅,打压文官士绅,武勋将帅的影响力,亦是远远超出了军队,遍及了大恒天下。
某种程度而言,一个不到十年的武勋将帅群体,是在统治着整个天下。
而这个过程,很多时候,都是他在其中拔苗助长。
绝大部分武勋将帅,都可以算得上某种程度上的“德不配位”。
换句话说,就是才能的提升,跟不上晋升的速度。
这种现象,至今,在大恒天下,亦是随处可见。
这么多德不配位的人,掌握的滔天的权势,握着泼天的利益,而这些人,还是肆意桀骜的武人。
他们,会老老实实遵守规矩嘛?
聪明人识时势,懂规矩。
但德不配位,才不配位,还桀骜不驯,那可就不一定识时势,懂规矩了。
就如眼前这策卷宗……
哪怕天子未曾去过江南,哪怕这只是一封税桉卷宗,但其背后为何,天子也已经大概门清。
武勋将帅,大都是穷苦人家出来,在军队用命搏几年,成功上位,然后被他这个天子调至地方,掌握重权。
稍有心志不坚者,被地方的花花世界迷了眼,这显然乃人之本性。
而权,自古至今,皆代表着一切。
用权,谋私,似乎也很正常。
而军中袍泽又到处皆是,稍稍合计一下,便是一条完整的利益脉络。
走私也好,逃税也罢,贪污也好,受贿也罢,自家袍泽兄弟办事,轻轻松松,顺顺利利。
这些,早已是必然的事情。
财帛动人心,自古以来,又有几个能经受得起“利”之一字的考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