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军力火器(第 2/4 页)
以扶风城为基调,左右各设大营,以优势兵力对进攻之军形成钳制,军事布局完全呈守势。
如此,若按照李自成拖时间的策略,如此守势,自然是颇为不错且合理的。
但……
守城之战,可不是他李自成想守,就能守得住的。
“让炮营准备!”
随着李修的一道军令下达, 绵延军阵之中,被重重保护的火炮营,亦是缓缓的推进至阵前。
对火器,李修向来重视,尤其是自辅国理政以来,掌握了足够的权利之下,更是让本就庞大的军中火器司飞速膨胀。
当初还是从内廷兵仗局借调寥寥数十人的火器司,俨然已经成长为坐拥匠户达近万人,集研发,制造,维修,为一体的庞然大物。
其规模,俨然已经远远超过了隶属于工部的军器局以及内廷的兵仗局两者的总和。
耗费如此海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之隶属五军都督府直辖的特性,也足以让李修不受干扰的制定种种激励政策。
一个合理的政策导向,内行人管理内行事,再加之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李修偶尔的一些指引,种种因素汇总一起,在这个时代,足以轻易迸发出惊人的回报。
虽然还未曾有真正跨时代的武器出现,但在现有火器的基础上,这個军器司,已然将其做到了一个巅峰。
曾经耗资极大的燧发枪,已然彻彻底底的规模制造化,仅仅是燧发枪一类,其规模就达到了日产近两千支,就拿京营而言,燧发枪装备率已然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之多。
当然,这其中,纯粹的火器军团,只占了一半不到,其中大多数,皆是火器与冷兵器并存。
就如京营的数支骑兵团营一般,除了必备的冷兵器以外,皆是普遍配备两柄燧发短铳,以及数枚用做投掷的手榴弹,或者说轰天雷。
谷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