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妥协(第 1/3 页)
    “哈哈哈……”
    昭武六年末,风雪呼啸,却也掩盖不了乾清宫中天子的畅意笑声。
    殿中,天子所执,为一摞厚厚的卷宗,皆为锦衣卫在昭武六年下旬,于天下大江南北搜罗的情报消息。
    而这个情报的源头,则是南北士林。
    事实上,如今的士林,较之汉唐,已经是一个很是虚幻的名词。
    汉唐门阀世家林立,一个个世家名士,一个个世家建立的名满天下之书院,便为士林的根基所在。
    一个名士,一句话,可影响天下,一个书院,培养之士人,可造就三国之鼎立。
    这便是门阀世家的力量。
    而随着科举推行,知识的进一步下沉普及,门阀世家的土壤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随着一届届科举带来的愈发庞大的读书人群体。
    而这些人,以官场,书院等等利益脉络,构铸成了当今的士林。
    苦读数十年圣贤书,不管是功成名就也好,还是蹉跎岁月也罢,但显然,圣贤书的思想,必然是根深蒂固。
    若说一朝改朝换代,便将这根深蒂固的思想改变,而且还掺和进了士人们想来不屑的武学还有奇淫技巧!
    哪怕天子借用儒家法理来进行背书,来进行伪装,但……不管如何,是涉及了整个天下的精英群体,牵扯数百万读书人,人心如何,哪里能掌控得了。
    有愿意接受的,早已在大恒各个学院官学进行研读新学。
    也有不愿接受的,少部分的卫道士,亦或者气节不屈之人,视大恒如妖魔,带动着绝大部分读书人。
    天子也没有丝毫办法,毕竟,他再怎么清洗,也不可能将所有抗拒的士人屠戮干净,更不可能去亲手打断读书人的气节。
    天子选择的,是拉拢极少部分愿意合作之人,慢慢影响抗拒的人,再改变整个天下。
    但这无疑太慢太慢,这个过程,在绝大多数人的抵制之下,也会有极大的变数。
    从督学教育于顺天府试点,但现如今,也还在京城周边,好几年时间,虽看似进展顺利,但实际上,就连朝堂之上,对这教育改革颇有微词者,也不在少数。
    更别说整个天下的文官,以及还不知道多少士林中的读书人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