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回归与清理(第 3/4 页)
“这才是你加入靖安司的理由吧?
教他们讲冷笑话?”
“我本身已经快成为一个笑话了。”
荀诩两眼看天,语气充满了自嘲与无奈。
两个人走到道观的大门口,狐忠与荀诩道别,然后翻身上了马。
趁小厮在解拴在停马柱上的缰绳的时候,荀诩仰起头向狐忠嚷道:“到底是靖安司中的谁传给你们消息?”
“我不能说,这不礼貌。”
狐忠狡黠地回答,然后一甩缰绳,转身离去。
荀诩笑了,他已经知道是谁了。
一直以来他和狐忠都很有默契。
三月十二日傍晚之前,荀诩回到了阔别一日的青龙山。
邓先事件的善后工作交给裴绪去负责,有了李平那边的配合,工作进展应该就会变得很顺利。
最迟到明日裴绪就可以初步建立起关于邓先的调查档案。
留在青龙山上的徐永情绪很正常,没出现什么不良情绪。
他今天一天都在和阴辑下棋,下午的时候他甚至和卫兵们进行了一场蹴鞠比赛,杜弼也参加了,两个人配合无间,最后以三比零的分数大胜。
荀诩连夜召来了杜弼和阴辑,把昨天发生的事情详细跟他们介绍了一下。
“……究竟邓先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要等明天鉴定出来才能下结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邓先绝对是只老鼠。”
荀诩对他们说。
在靖安司的术语里,家养老鼠是指原本为蜀汉官员后来被敌人拉拢变节的间谍;而野生老鼠则是指一开始就是曹魏派遣渗透进来的间谍。
一般来说后者比较狡猾;前者的危害性比较大。
“即是说,徐永提供的这份情报是值得信赖的喽?”
阴辑听完荀诩的报告后,有些释然地向后靠了靠身子。
荀诩轻松地说:“至少在邓先这件事上他没有撒谎。”
“可徐永提供的情报里还存在一些细节矛盾,比如……”阴辑翻了翻纪录,“……他提到邓先在建兴八年五月开始发挥作用,可那时候邓先还随同李严都护呆在江州,一直到七月才进入汉中任职。”
“小纰漏罢了,徐永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在这条线上工作。
如果他是存心撒谎,本来是可以撒的更漂亮一些。”
“你认为这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消除他的嫌疑?”
“七成,不,或许八成可能。
我不想太乐观。”
这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杜弼这时候摆了一个犹豫的手势:“理由还不太充分,但我认为差不多该进入‘烛龙’的话题了。”
“英雄所见略同。”
荀诩点点头,把手里的毛笔滤了滤墨,放回到笔架上,“看看这一次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故事。”
三月十三日,中断了一天的询问工作再度开始。
有了先前的几天磨合,徐永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形式的谈话。
他一进屋子就与荀诩、杜弼两个人友好地打了个招呼,然后自己坐到了铺着茵毯的坐榻上,表现得很自如。
这几天悠闲富足的生活让这名魏国的督军发福了,脸边缘的曲线明显向外扩张,面部皮肤开始反射出一层若有若无的油光。
“徐督军昨天过的可好?”
荀诩和气地问道。
“还好,还好,托您的福。”
徐永盯着荀诩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荀大人昨天过的一定很忙吧?
一天都没看到您。”
“唔,是啊。”
寒暄到这里就结束了,荀诩和杜弼决定先不向他透露邓先的详情。
这可以让徐永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情报是否已经得到证实而觉得惶惑不安;急于获得信赖的他也许会主动提供出更多东西。
这也算是一个小花招。
杜弼和荀诩对视一眼,彼此略微点了一下头。
杜弼将毛笔拿起来,取掉套子握在手里,荀诩则开口问道:
“徐督军,你能谈谈曹魏安插在蜀国内部间谍的事情吗?”
“我不是已经谈过了吗?
那个邓先,你们还没有去确认?”
徐永诧异地反问。
“我们仍旧在确认,明天也许就会有结果。”
荀诩从容地回答,“现在我们想知道的是,你还知道其他间谍的名字吗?”
徐永想了想,摇摇头说:“我负责的不是这个领域,除了邓先我想不到其他的人名了。”
“你从来没听过你的同僚谈论过,或者在某一份文件中看到过类似的蛛丝马迹?”
杜弼问。
“我那时候又没打算要逃亡,即使有看过恐怕也已经忘记了。
下次我会注意的。”
徐永的话让屋子里的人发出一阵小小的笑声。
“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让你想起来,这对我们相当重要,对你也是。”
荀诩和颜悦色地施加着压力。
徐永感受到这种压力,于是尴尬地垂下头去想了很久,最后还是抬起头用力摇了摇:
“我所能想起来的另外一个人名是黄预,不过我记得那个人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被捕了。”
杜弼下意识地看了荀诩一眼,那件事和荀诩有着很大关系。
荀诩对此却没表现出任何反应,他平静地捏了捏下巴,问道:“你说得不错,黄预已经在两年前被处斩了。
不过那其事件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人;你既然知道黄预,那么应该也可能听到他的名字才对。”
“有这样的事?
那是谁?”
徐永有些惊讶,杜弼仔细注视着他的表情,但无法分辨这惊讶是真的还是演技。
“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这个人隐藏在南郑内部,并且极端危险。”
荀诩说到了关键之处,语速开始放慢,“我们唯一掌握得只有他的别称。”
徐永等待着荀诩说出来,他的眼神变的严肃起来。
“烛龙,这个是他的别称。
你能回想起来什么吗?”
荀诩说出来的时候,全身象是释下了很重的担子,一阵轻松。
这个名字没有给徐永带来任何情绪上的波动,至少杜弼没有观察到任何波动,似乎这是一个完全无关的路人名字。
徐永双手十指交叉搁在腿上,皱着眉头拼命回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烛龙”。
“事实上……”徐永还补充道,“魏国间军司马对于间谍的命名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多是以天干加州名来称呼,比如邓先的别称就是‘丁兖’。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