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盘问与疑团(第 2/4 页)

    他可没有自信将这件事隐藏在情绪之后,然后泰然自若地与可能是“烛龙”的好朋友饮酒作乐。

    姚柚禁止他对李平、狐忠和成蕃进行直接调查,荀诩只能派裴绪针对他们近期来的举动与接触到的人进行间接调查,派人长期监视丞相府和四个城门,并尽量搜集任何来自于这三个人的公开信件、通告、训令等,并把这些交给新任军谋司司丞杜弼进行分析。

    杜弼曾经与狐忠接触过。

    身为军谋司的前任从事,狐忠在礼节上得为新任司丞道贺。

    于是杜弼被狐忠邀请去吃了一顿饭,畅谈了一夜。

    杜弼回来以后对荀诩表示,如果狐忠是烛龙的话,那他几乎可以说是全无破绽--至少杜弼没有觉察到任何。

    荀诩听到以后,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也曾经跟成蕃的一个朋友旁敲侧击的问了几句,结果除了一大堆醋坛子成夫人的花边新闻以外也一无所获。

    在一次例行会议上,裴绪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徐永其实是一个伪装的间谍,是魏国故意派来提供假情报给我们,企图以此来使我军高层陷入内乱?”

    “那徐永本人呢?

    如果他的目的达到,我们也就会发现他的谎言。”

    “他也许是个死士。

    “坦率地说,这是我最希望见到的结果。”

    荀诩回答。

    这样一来无论狐忠还是成藩就都是清白的了。

    他看看杜弼。

    后者摇了摇头,表示对他的轻率发言有些不满。

    一名优秀的内务人员不该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念头。

    “不要因为你的人际关系而导致无谓的偏见。

    徐永已经被证明过是可信的了。”

    “我知道,我只是说这是最希望见到的结果,可没说这是最让人信服的结果。”

    杜弼这才露出一丝笑意,短短几天功夫,他已经把自己的角色从间谍顺利转成了军谋司司丞,而且做的要比前任要好的多。

    在这一段时间里,荀诩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来狐忠与成蕃的履历逐一审阅,看其中是否有存在可怀疑之处。

    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荀诩与他们认识已久,回顾这些履历等于是在回顾他们的友情发展史,这总让荀诩感觉到心痛。

    他不得不强迫自己用完全客观的第三者眼光去审视,经常搞的精疲力尽。

    狐忠今年三十五岁,生于汉建安元年,籍贯是巴西阆中,父母皆为平民。

    建安十八年,他在雒城担任刘璋之子刘循的近侍书吏,恰好赶上了刘备入川攻打雒城。

    等到次年雒城被攻破以后,狐忠随一大批低级幕僚投降,被收编入时任荆州从事的马谡麾下。

    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马谡受命将旧情报机构“军情督馆”改组为“司闻曹”,补充了大量人才,其中就有狐忠。

    狐忠首先担任的职务是司闻曹军谋司的成都留守。

    两年后,丞相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汉中,于是狐忠随同整个司闻副曹也来到了南郑,后因表现优异而逐渐升任到军谋司从事;建兴八年,中都护李平进驻南郑,狐忠被丞相府抽调去担任李平参军一职至今。

    成蕃今年四十一岁,生于汉初平元年,籍贯是巴郡江州,出身是当地大族。

    建安十年他担任刘璋梓潼令王连手下亲兵伍长,历任曲长、屯长。

    建安十八年刘备入川时,王连闭城坚守不出,当时成蕃担任的是梓潼城西门城尉。

    益州平定以后,成蕃则一直以王连部曲身份随侍其左右。

    建安二年王连病卒,其丞相长史的职务被向朗接替,成蕃也被分配到向朗手下任裨将军。

    建兴五年,丞相府迁往汉中,成蕃随同向朗来到南郑;建兴六年,向郎因为包庇马谡逃亡被贬回成都,成蕃也被株连,降职为南郑戍城尉;建兴八年,中都护李平进驻南郑,成蕃被丞相府抽调去担任李平督军一职至今。

    核对这两份简历花掉了荀诩整整一天时间。

    看完以后,荀诩觉察这两个人的履历有两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益州人;而且都曾经在刘璋的手下任职,并以降人身份归附昭烈皇帝刘备。

    荀诩知道,虽然如今蜀汉官僚机构内部并无显著的地域偏见,但“前刘璋降官”和“昭烈旧部属”的官员之间总有那么点隔阂,这种隔阂甚至有时候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和升迁仕途。

    李平(严)尽管是南阳人,但他是以刘璋的护军身份投降的刘备,对同为刘璋旧部的益州人应该更有亲近感。

    还有一件事始终让荀诩觉得很奇怪,那就是狐忠与成蕃调任为李平幕僚的理由。

    档案上只是简单地写着“补阙”,不能说明什么。

    根据徐永的供词,郭刚在得知李平调入汉中以后就立刻让“烛龙”接近李平,配合邓先进行疏浚工作。

    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其中之一是烛龙的话,那么一定曾经主动要求--最起码表现出过姿态--调去李平身边充当幕僚。

    他按照这个想法去调查了一番,结果一无所获。

    至少在官方文书上,狐忠与成蕃都是被动接受调令,没有表现出任何主观意愿,看上去好像是被随意挑选出来的一样。

    “不行,我得去丞相府核实一下。”

    荀诩想到这里,“忽”地站起身来。

    他手里的人事档案只是抄本,所以只有文字纪录而无印鉴痕迹。

    调令既然是从丞相府发出,那么在丞相府的辅官台内一定收藏着档案原本,上面有每一次人事变动时各相关部门的印鉴,能清楚地反映出行政运作过程。

    于是荀诩把两本档案搁回到书架上,揉了揉酸疼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一个呵欠。

    此时夜色已深,荀诩从旁边的柜子里取出一件黑色布袍披在身上,随手用铜帽压灭蜡烛,转身离开屋子。

    今晚月色很好,天空没有一丝杂云,清冷的月光毫不保留地投射下来,整个南郑城象是被罩上了一片雪色,人走在大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百步以外的景色。

    全城此时已经陷入了沉睡般的安静,唯有丞相府前还悬挂着两盏醒目的八角灯笼,自从诸葛丞相搬来汉中以来,这两盏灯笼从来不曾在夜里熄灭过,几乎成为南郑城最为醒目的标志。

    荀诩到达丞相府门口以后,首先注意到的是拴在府门右侧拴马柱前的一匹马。

    借着月光,他可以看到这是一匹良种青骢马,鬃毛梳理得整整齐齐,从青皮质地的辔头与滚金马鞍来看是属于相当有地位的人。

    “这么晚居然还有人来?”

    荀诩一边侧过头去端详着那匹马,一边走进丞相府。

    辅官台位于丞相府大院的深处,这里是存放各级官员人事档案的地方,安静无声。

    只有汉军大胜或者打败的时候,这里才会热闹那么一阵子,平时则是人迹罕至,连通往入口的小径两侧的野草都比别处高出半分。

    辅官台值班的是一个在战争中残废的士兵,他只有一只手和一只眼。

    荀诩进来的时候,他正站在门口站岗,虽然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他的站姿仍旧无懈可击,荀诩还没靠近,这名士兵已经觉察到了他,伸出手来横在那里,大声叫了一声:

    “口令!”

    “光武。”

    荀诩报出口令,然后说出自己的身份。

    士兵这才把他仅有的一只手放下,恭敬地说道:

    “得罪了,大人”

    荀诩“唔”了一声,然后开门见山地说:“我需要查阅一下档案。”

    “您的批文,大人。”

    这名士兵在行伍中显然受到过很好的训练,每一句话后面都带着一句响亮的“大人”。

    “靖安司的官员有特权随时查阅档案。”

    荀诩不太高兴地晃了晃自己的令符,这名士兵显然是新来的,还不太懂规矩。

    士兵接过令符来仔细看了一下,才意识到自己弄错了。

    他有些发窘,红着脸把令符交还给荀诩。

    “对不起,我弄混了,大人。”

    “呵呵,难道还有别人来过这里?”

    “是的,就在刚才不一会儿。

    大人。”

    荀诩一听,目光一凛,他立刻联想到丞相府门口拴的那匹马。

    “是谁?

    你还记得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九星霸体诀 星辰之主 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这个体质便宜卖 万古第一神 神农道君 太荒吞天诀 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灰烬领主 异度荒尘 我有一身被动技 我用阵法补天地 龙渊剑神 极道剑尊 鸿蒙霸体诀 百炼飞升录 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一剑霸天 荒古武神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最多阅读 夜无疆 我的好女婿 沧元图 斗罗大陆之开局奴役比比东 万相之王 皇修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凌天剑帝 神农道君 九星神龙诀 龙渊剑神 魔王 最强升级系统 九龙归一诀 万世之名 仙府种田 重生之都市仙尊 灵气复苏:从一条蟒蛇开始进化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江湖侠女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