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章暗流与洪流(第 1/4 页)

    第四章暗流与洪流

    通常来说,敦睦馆于成都之间的外交联络通道一共有三条:普通信件与文书一般交给有蜀汉官方背景的商船队传送;保密文书通过武昌西牛津码头的外交船只送回蜀汉;而特别紧急文书则会使用吴国的陆路驿道由武昌直接送抵江州。

    现在牛津码头的外交船只已经无法使用,陆路驿道更不可靠,薛莹完全可以制造随便什么借口,让文书在路上延迟上几天。

    荀诩看起来只有一种选择。

    他转身上马,抖动缰绳向着武昌东侧的龟山码头奔去。

    龟山码头是武昌最大的民用港,与武昌的方山港一东一西支撑起长江流域商业活动的水路枢纽网络。

    龟山港口里常年客商云集,除了东吴与蜀汉的商旅以外,甚至连曹魏、西域、邪马台、高句丽、身毒等地的商船也能见到,放眼望过去一片五颜六色的商旗,十分热闹。

    码头旁边还特意建有商栈、旅店以及其他服务型行业,以方便来往商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武昌的卫星镇。

    荀诩到了龟山码头以后,高举着敦睦使的旗号呵斥路上的行人与牛车让开,无视“禁止马驰”的标志牌,直接纵马来到了蜀汉商船专用的停泊区。

    作为东吴的重要盟友与贸易伙伴,蜀汉商队在吴国经济中占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因此出于外交与经济目的,吴国在龟山码头特意设置了一个汉商榷所,专门用来停放蜀汉籍的船队。

    码头的守卫一看到荀诩举的旗帜,也不敢拦阻,让他一路畅通无阻地跑到了汉商榷所泊位之前。

    此时停泊在这里的商船足有二、三十条,每一条船上都挂着两面旗子,一面是象征着蜀汉船籍的炎汉黄旗,一面是自己的商号标旗。

    黄旗高挂正中桅杆,标旗则挂低上一格。

    荀诩骑着马在码头边上转了一圈,来到一艘标旗写着“糜”字的青桐大船之前。

    这是一艘属于糜氏家族的商船,糜家在成都是赫赫有名的豪商,其家主就是昭烈皇帝麾下的老臣糜竺。

    糜竺早在徐州时就是身价亿万的商人,后来追随刘备入川,被封为安汉将军;因他弟弟糜芳投降了吴国,糜竺十分不安,最后竟病死于章武二年。

    他的家族从此不再参与政治,而是重新回到商业领域发挥糜家的特长,蜀汉朝廷也在政策上多加扶持。

    久而久之,糜家便成为了蜀国举足轻重的豪商,麾下的商船队有几十艘之巨,比起糜竺当年的资产还要多。

    敦睦馆的日常文书就经常通过糜家船队送回益州。

    “敦睦馆急使!有人在吗?”

    荀诩冲着船舱里大喊,很快一个商人打扮的老人走出来,用手遮住太阳光朝荀诩这边望了望。

    一见敦睦使的旗帜,老人面容一凛,急忙走到船头,双手抱拳恭敬地鞠了一个揖:

    “不知大人到此,有失远迎,小民糜范当面恕罪。”

    荀诩也不跟他客套,从马上跳下来直接走到糜范跟前,急切地问道:“你的船现在可以起锚吗?”

    “随时可以……不过……”糜范面露犹豫神色,“这条船在等一批鸡舌香进舱,恐怕要今天晚上才能装完。”

    “调别的船去装,现在有紧急文书需要立刻送去成都。”

    荀诩的口气里没有商量的余地。

    糜范看看荀诩的表情,商人的经验告诉他与眼前这个人争辩有害无益。

    于是他乖乖闭上了嘴,将荀诩请进船舱,备好上茶,然后叫身边的小厮去把还在岸上逍遥的水手们尽快找回来。

    在等候的时候,糜范注意到这名敦睦馆官员将手指交叠在一起,一直不安地向码头入口望去,心里暗自猜度这一定是一份不得了的文书。

    过了约三柱香的时间,水手们陆续回到了船上,糜范催促他们立刻扯帆拔锚,准备启程,然后回到船舱讨好地对荀诩说:“大人,这条船已经准备就绪了。”

    荀诩的表情稍微松懈了一点,糜范可以听见他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码头另外一侧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

    荀诩面色一变,急忙起身靠到船舷去看,只见薛莹率领着一批骑士冲着这条船而来,显然他是接到了追踪荀诩者的报告。

    薛莹来到船边勒住缰绳,喊船主出来。

    糜范心里暗暗叫苦,心想怎么今日连续招惹出这么多麻烦的人,但也只能老老实实走出去,点头哈腰地冲薛莹谄媚笑道:“大人,不知来到鄙号有何贵干?”

    薛莹一指桅杆上扯到一半的船帆,喝问道:“你这条船是打算出航?”

    “正是,正是。”

    “去哪里?”

    “是回益州。”

    糜范注意到薛莹身边还站着龟山码头的边防长,连忙冲他挤了挤眼睛。

    平时糜家为了行商方便,在边防长身上明的暗的使了不少钱,关系一直很融洽。

    但今天边防长却是一脸僵硬,仿佛没有看到一样。

    “按照规定,出境船只需要查验。

    请把你的出关文书与相关文件拿出来。”

    边防长板着脸说到。

    糜范瞥了眼薛莹,圆滑地应承了一句,然后溜回了船舱。

    一进船舱,糜范跑到荀诩身边把外面的情形说了一遍,问他该怎么办。

    荀诩将文书往袖子深处塞了塞,镇静地吩咐他象平常一样应付就行。

    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的糜范只能返回自己房间,将一叠通关文件取出来,双手捧着送到了薛莹和边防长面前。

    两个人拿起文件慢慢地翻阅起来,其速度之慢简直就象是一个字一个字在读。

    花了大半天时间才看完这薄薄的一叠文件。

    边防长放下文书,摇摇头,对糜范说:“对不起,这条船不能出境。”

    “为……为什么阿?”

    “因为手续不全,里面缺少船身稳固检查的通许令。”

    糜范听到这句话,圆圆的脸上露出极为无奈的表情,张了半天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根据东吴律令,每一条出港的商船在出发前都必须接受船身稳固的木工检查,以免在航行期间突然倾覆,造成航道堵塞。

    这条规定从理论上说很合理,但没有多少人--包括东吴官方--认真执行,因为每一次船身稳固检查都得花上半天到一天的功夫,实在太麻烦了。

    进出龟山港口的商船很少有人遵守这条规定,而港口边防人员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船主保证下次来的时候补办手续,就会放行。

    这也算是龟山港口的一种习惯。

    边防长忽然将这条规定提出来,显然就是打算故意找茬,存心不放这条船走。

    糜范没办法,只能冲船舱里哀求似地喊道:“荀大人,请您出来跟这几位大人解释一下吧……”荀诩这时才慢慢走出船舱,装作刚刚发现薛莹的样子,爽朗地笑道:“哎呀,薛大人,真巧,竟然在这里看到您。”

    “是啊,我也没想到。”

    薛莹同样回以笑容。

    “这艘船有什么不妥之处?

    竟值得您亲自来查验”

    “噢,我们是怕万一这船有隐患,一出港就沉了。

    我们也是为商家负责嘛。”

    薛莹说到这里,狡黠地盯着荀诩,嘲弄着问道:“怎么荀主薄您就已经在江东住腻了吗?

    这么迫不及待地打算回国。”

    “不,不,听说江东风物美妙,我只是想坐船出去欣赏一下景致罢了。

    牛津的船今天不巧全送去检修,我只好临时来租条商船了。”

    “呵呵,请放心,我国的船工技术都很熟练,只消三天时间就能全部检查完毕。

    到时候无论是外交船还是商船,随便您坐就是。”

    薛莹的话里带有遮掩不住的得意。

    敦睦馆对外联络的三条通道全都已经被他控制住了,而且他找到的借口全都合情合理,让敦睦馆有苦说不出,连抗议都无法提出来。

    荀诩搔搔头,无奈地对薛莹说道:“薛大人不能通融一下吗?”

    “若是荀大人想在武昌附近江面赏景,那没问题。

    我会亲自陪同,略尽地主之谊;若是要离开吴境,那就必须等这条船拿到稳固通许令才可以。”

    出乎薛莹的意料,荀诩非但不怒,反而却拍手笑道:“不才久慕江东景色,正愁没一个知地理、通典故的向导带领;既然薛大人有意,那再好没有,不妨上船来我们同去游玩如何?”

    薛莹前面话说得太满,面对这一邀请无法拒绝。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猎妖高校 异度荒尘 人族镇守使 这个体质便宜卖 太古神尊 普罗之主 太荒吞天诀 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超品渔夫 我用阵法补天地 吞噬古帝 灰烬领主 武道丹帝 九天斩神诀 我有一身被动技 皇修 丹武双绝 极道剑尊 九星神龙诀
最多阅读 夜无疆 我的好女婿 沧元图 斗罗大陆之开局奴役比比东 万相之王 皇修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凌天剑帝 神农道君 九星神龙诀 龙渊剑神 魔王 最强升级系统 九龙归一诀 万世之名 仙府种田 重生之都市仙尊 灵气复苏:从一条蟒蛇开始进化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江湖侠女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