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76章 横跨太平洋(第 2/4 页)

    这就是丁毅所说的火车。

    看到皇帝和诸大臣来了,科技司官员和技术员们也纷纷前来。

    李忠义叫来火车负责人,科技司高级工程师张保明,和布来士.帕斯卡。

    张保明三十五岁,旅顺出身,从以前的匠作局干到科技司。

    他之前合作的都是欧洲工程师,所以现在能说三个国家的语言。

    “皇上,各位大人,咱们这火车共三节,前面这个是火车头,后面两节是车厢。”

    “车头有锅炉蒸汽机,按皇上的要求,尽可能增加了压力。”

    “锅炉内装有两个平放的汽缸,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另装有一个大飞轮,借助于它的旋转惯性动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复运动。整个车头重5.5吨,不带车箱时,时速约10公里。”

    这些年大乾统了度量衡,大伙还是知道十公里约是二十里路。

    “一小时二十里,还没马跑的快呀。”有人笑道。

    “这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跑,车厢可以拖很多,一次性带大量的人员和装备物资。”

    “只要铁轨修到大乾各处,将来咱们大乾的机动能力将非常可怕。”

    不用张保明细说,现场的都在大乾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这火车的好处和益处。

    “这玩意,最多能拖几节车厢?”有人问。

    “理论上可能拖几十上百节的,当然,要看动力够不够,我们现在还在进行汽缸的改进,增加动力,和时速。”

    张保明说的略有点多,拖太多了不好控制,肯定会翻车,正常有个十几节就算不错。

    “来,大伙先坐,试试,试试。”丁毅哈哈一笑,不过为了防止出生意外,所有内阁分两次坐。

    呜,随着锅炉燃烧,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火车很快动了起来。

    五百米还是很短的,时间一会就过去,大伙意犹未尽,纷纷赞叹。

    不错,不错,坐完后现场一致好评。

    唯一的缺点还是速度有点慢。

    但这个不急,可以慢慢改进,历史上的火车,也是越来越快。

    原历史在1876年7月3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窄轨)建成通车,那台英制名曰“先导号”的蒸汽机车(机车总重量1420kg)时速为24—32公里,为我国第一台外国蒸汽机车。

    现在丁毅的火车已经有10公里的时速,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达到二十公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寒门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办公室潜规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明末逐鹿天下 大汉帝国风云录 冰川天女传 不是吧君子也防 嬉游花丛 木叶之风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