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29章 仁德的第一次科举(第 2/4 页)

    他们的大乾,大概是各朝开国以来最富的一个皇朝,阮文龙都感觉钱越花越多。

    赵大山原本还想平定云南后再走,但朝廷于四月中旬来了诏令。

    圣旨说,如果己打下云南,留杨畏知为楚雄总兵,率两万兵马驻守楚雄,守云南中部,艾能奇为昆明总兵,率两万兵马守云南东南部。

    吴朝忠为大理总兵,率两万兵马守大理,北控鹤庆府等地。

    各部都只留原一万乾军,然后在当地募兵和这次的降兵中挑选,重训。

    如果还没有打下,再调广西兵进来。

    这种圣旨很少见,赵大山知道皇帝怕他有失,心里很感动。

    四月,赵大山带沐天波和其家人回京。

    六月中旬他们来到京城,沐天波连丁毅的面都没见到,直接被全家发配到济州岛。

    同样的六月,仁德元年第一次科举在全国开始,引起全天下的关注和震动。

    科举什么时候开始,后世各有说法,但总体来说,大伙一致认为汉朝以前,基本都是“世卿世禄”世袭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即使有某种举荐选拔,也基本上不超出宗法家族的范围。举荐选拔超越世袭血缘关系的罗网而登上高位的只能是极其偶然的例外。

    所以说,汉以前,当官无非是贵族、血源、宗亲等几种世袭方式。

    后世关于科举的开创有各种说法,有说汉朝的,因为汉朝有秀才(茂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孝廉多个科目,汉朝的对策、试经是考试,因此部分学者认为科举制是开始于汉朝。

    也有说是隋代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的开端,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将进士科的出现作为科举制度起源的标志。

    但科举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都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三、严格考试。而隋代选官制度则不具备上述三个特点。隋文帝、隋炀帝的诏书都表明,参加选官的士人仍然必须先得到高官的举荐,制度上并没有给予他们投牒自应的权利。

    隋代分科选举共三次,都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没有定期举行的制度规定。至于开皇七年(587年)关于诸州岁贡三人的诏令,也跟两汉时州郡每年向朝廷举贡士一样,人数既少,考试也不重要,不同于唐宋定期举行的全国大考。如果不以上述三点为科举制度标志,那么两汉察举也是科举制度了。所以,有人认为大规模正式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在唐朝,而不是在隋朝。

    所以从唐以来,科举三要点已经深入人心。

    读书人可以自行报名,考试定期举行,严格考试。

    但是,大乾皇帝一登基,就改掉了科举三要点。

    大乾百姓可以自行报名(不是读书人也可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儒道之天下霸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世子妃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