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772章 稳步替换(第 2/4 页)

    诸臣面面相虚,王爷你不要这么嚣张好不好,含蓄点啊,大伙还是要面子的。

    但大伙其实心里挺爽的。

    他们的田都要被没收,这些功勋贵族家里,那个不是几万几十万亩。

    像明朝开国国公徐达家里,就是南京勋贵,粮田无数,肯定第一个要倒霉。

    眼前这几个人,当然都会幸灾乐祸,乐于看到。

    “诸位都是朝廷重臣,家中粮田最好不要超过一千亩,以为表率,大明都差点被贼兵灭了,你们应该明白,再多的钱和田,也没有国家安定,生活平静来的重要。”丁毅语重心长道。

    众臣若有所思,丁毅最后的话,他们皆由感触。

    吕大器这时道:“县府吏员这么多,朝廷支饷的压力很大啊。”

    他是户部尚书,一直在想着有没有钱,能不能支付这件事。

    “本王都算过,只要重新量田,没有天灾,收得税赋,完全没问题。”

    他在山东有经验,田税加商税,这些人是养的起的。

    “各县官员也就二十个不到,以后肯定会增加,加上吏员三百,算三百五十。”

    “每县饷粮,加上补贴的伙食费,大概在两万石左右。”

    “一县粮田为二十万亩计。”

    “亩产两石,税二成即为八万石,用掉两万石,还能上交朝廷六万石。”

    “且大部份县粮田不止二十万石。”

    “每县还有商税,仅堵坊和红楼的商税,每县也能收数万银。”

    “少数田少的县,由朝廷补给,总体来看,肯定没有问题。”

    从丁毅分配的吏员数来看,一个县只要有五万亩田能准时纳税,并能收起来,田赋就能达到两万石,就能养起全县的官吏,有五万亩以上,田赋还能有多余的上交中\央财政。

    而此时的大明朝一共有一千一百七十一个县。(府州等没算)

    明朝按缴纳田赋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县6万~10万石,中县3万~6万石,下县小于3万石,田赋和人口成正比,明朝的上县至少两三倍于下县。

    这什么概念,就是原先明朝纳税,八成以上的县,田赋都在三万石以上。

    按这税赋算算,八成以上的县以前就能供养的起丁毅现在的官吏,还能多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希腊神话 穿越兽世当神棍 巡狩江山 全唐诗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