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50章 地球仪和橡胶(第 2/3 页)

    丁毅一听这产量不行啊,也就三石左右, 大员这边稻麦也能产三石,而且可以种两季稻。

    但朱向阳说,可以和稻轮作, 这样亩产能达到五石左右。

    事实经过丁毅试验,高产的红薯, 土豆、玉米在古代,同样到不了预期效果, 但总体来说,比普通稻麦要高不少, 还是能提升粮食产量的。

    他想了想:“这边如何种,你们自己决定,但我有点想法是,稻、麦,玉米,红薯、土豆,都要保证有,但总体思路上,即要保证我们粮够吃,也要有余粮能卖钱。”

    现在能卖钱的,当然是指水稻,所以大伙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丁大人的意思。

    众人正在观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人捧来一个黑白相间的东西,看起来拳头大小。

    “大人你看,摸起来软绵绵的,有点弹性。”姚新汉递给丁毅。

    谷恒

    赵大山喃喃道:“这破小玩意要一百斤?姚新汉你是不是私吞了,给他十斤糖不得了了。”

    姚新汉知道他开玩笑,也满脸通红:“放尼娘的屁,我吞这么糖干什么?”

    丁毅拿到手上一捏,满脸惊奇,再低头闻闻,哈哈就笑了起来:“这个值,这个值,好东西,哈哈哈。”

    原来是天然橡胶。

    1493年哥伦布到美洲大陆, 看到当地土族在玩橡胶球,他们看到印第安人小孩和青年在玩一种游戏, 唱着歌互相抛掷一种小球,这种小球落地后能反弹得很高, 如捏在手里则会感到有粘性, 并有一股烟熏味。他们还看到, 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浓稠的液体涂在衣服上,雨天穿这种衣服不透雨;还把这种白色浓稠的液体涂抹在脚上,雨天水也不会弄湿脚。由此,欧洲初步了解到了橡胶的弹性和防水性,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橡胶的来源。

    哥伦布把橡胶带回了欧洲,让欧洲人认识了橡胶。

    但一直到1693年,法国科学家拉康达到南美又看到土著人玩这种小球。

    科学家和军人思维和眼光是不同的,他追根寻底调查这种小球,才得知这种小球是砍一种印地安人称为橡胶树的树而流出的浓稠液体制造的。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敏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树的详细资料,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记略》,书中详述了橡胶树的产地、采集乳胶的方法和橡胶树的利用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