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68章 大鉴炉(第 1/4 页)

    崇祯九年(1636年),满清李永芳被剌身亡,进一步剌激了皇太极,他在盛京大开杀戒,斩杀了不少上次入关抢来的汉民,用来杀鸡儆猴,给大明的细作们看看。

    这样一来, 人员损失惨重,加上又被丁毅在义州打了一波,而此时他们国内粮价上涨,百姓生活艰难,皇太极终于决定,按原计划,攻打朝鲜, 抢夺粮食和人口。

    历史上他打朝鲜是很简单的,想到之后马上集兵就是。

    但这次有讨厌的丁老鼠在, 所以皇太极决定好好布置一番。

    首先皇太极派多尔衮带兵重新占领义州,要保证他们进退的线路,不被明军截断。

    这次皇太极下了死令,如果丁毅再来攻,只能守,谁敢出去迎战,斩无赦。

    多尔衮随军带去一万民夫,疯狂建设义州防线,又是同样的挖坑和做碉堡,短短两个月左右,就经营的固若金汤。

    他一边让多尔衮重新经营义州防线,一边在国内派人去蒙古会盟,查户口,编牛录,抽调外藩蒙古兵出征。

    与此同时,朝鲜似乎也感觉到清国对他们的敌意,上次满清打下义州, 派鳌拜驻守, 结果被丁毅打掉,丁毅走后,朝鲜也没有派兵重新占领,基本等于放弃这个地方。

    果然,如朝鲜所料,没多久,清兵又占了去。

    而且清国那边传来消息,要他们投降,不然就来攻打。

    朝鲜收到消息,一方面紧急向大明丁毅求援,国内也分化为金尚宪、洪翼汉为代表的主战派和金鎏、崔鸣吉为代表的主和派,

    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以台谏官员为主,后者则以仁祖李倧反正功臣为主,两派争论不休。

    李倧起初偏向主战派,后来在崔鸣吉的反复劝谏下倾向“守和”,按照崔鸣吉的建议派遣译官去清朝,沟通缓和双边关系,图维持兄弟之国”的状态。

    同时,他又按金尚宪的意思,派人去皮岛,通知丁毅,大清国好像要打咱们了,因为你打了他们的义州,大兄弟,当初你可是说好的,唇亡齿寒,要帮咱们啊。

    十月,朝鲜入清的译使朴仁范等所携国书被皇太极拒绝接受,皇太极随后对朝鲜下最后通牒,要求十一月二十五日前送来王子、大臣来更定和议,否则将“大举东抢”。

    李倧对此痛苦地说:“欲为守御之备,则形势如此;欲为羁縻之策,则名士辈皆日不可。贼来而已,将如之何?”表达了他既无力防备清军入侵、又面临斥和派(所谓“名士辈”)舆论压力的进退两难之境。

    最终,李倧顶住朝中斥和派的压力,又派译官朴兰英出使清朝,但在朴兰英北上途中,丙子之役就爆发了。

    这次因为丁毅打义州的事,和李永芳被剌的事,皇太极重修义州防线,晚了大概两个月。

    原历史皇太极是十二月一日出兵,这次拖到次年(崇祯十年)1637年二月初才出兵。

    崇祯十年( 1637年)二月二日,皇太极命兵部贝勒岳托召集众臣于笃恭殿,宣布将亲征朝鲜,以惩其“败盟逆命”之罪。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寒门崛起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