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阴谋诡计(第 3/4 页)

    杨易急道:“你要做什么?”

    “见文侯大人。”

    “楚将军,真是难得。”

    当我到了文侯府,文侯正在伏案写着一幅字。文侯的书法向来出色,现在有了纸,练习得更多。我看着他,道:“大人,我想知道尊王团是不是听您的指挥。”

    文侯忽地抬起头,眼里带着一丝嘲讽,道:“没想到,你居然只比张龙友晚看出半天,呵呵。不过,他搞的这个尊王团原本就是个松散的组织,我也不能全部控制。”

    我没想到文侯居然直接承认,心里更觉得凉了。假如文侯矢口否认,那就说明他仍在暗中活动,应该有挽回的余地。可现在却说明他把一切都摆在了台面上,再无法改变了。我道:“大人,你可曾想过,这样做虽然将了张龙友一军,但将立宪彻底破坏了。”

    文侯道:“楚将军,你可知道什么是这世上最难用,也是最易用,最有威力,也最无力的东西吗?就是民心。所谓民心,当发动起来时威力无比。有时可能只需一句话,他们就会义无反顾,万丈深渊也会争先恐后地跳。一旦挑拨起来,也就如一只出笼的怪兽,再不受控制了。”这时他写完了最后一笔,将笔往笔筒里一扔,抬起头看着我道:“民心是最容易摆布的。张龙友用这个将我推倒,我认输,但现在我把这些还给了他。”

    我已惊得呆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事实上还有我根本没想到的内幕。我道:“那么,张龙友让陛下不干涉尊王团,并不是因为尊王团受他指挥?”

    文侯哈哈笑了笑,道:“楚将军,假如你是姓张的对手,恐怕早就被他大卸八块了。他真是天纵奇才,把我手中的武器全部夺走了。我用手头仅剩的这件武器,也是威力最大的武器来与他决一死战,他也应对得全无破绽。”

    我像被冻僵了一般,人无法动弹,话都说不上来。远远不只我所猜想的,不是两个权谋家在指使手下,而是一场用权谋来争夺民心的对决。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不知听过多少遍,在这些权谋家手下,民心也只是一件可以随意玩弄的东西。更让我震惊的是,我发现即使我自认自己真正以民为本,一切都从民众的利益出发,还是有可能遭到民心背弃。所以,共和军尽管说的和做的并不一致,仍然可以获得很多人支持。同样,帝国横征暴敛,一样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这一切,都是因为民心是可以由着人摆布的,即使你告诉他们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一样有很多人不愿看一眼事实,跟着你这样说。

    文侯走到我跟前,轻声道:“楚休红,你今天到我这里来,那么我再给你最后一个选择,你跟我,还是站在那边?”

    他看着我,眼里灼灼有光。我只觉头晕目眩,嗫嚅道:“我……我……”

    “实话告诉你,假如你不站在我这一边,我胜利的可能最多只有两成;但只要你站过来,我就有七成的把握打垮他们。所以我非常需要你的力量,楚休红,我老了,只要你跟随我,将来的一切都是你的。那时,你想要立下什么法令,建立怎么一个国家,都可以任由你的意思了。”

    文侯的话中似有一种魔力,我几乎就要点头了。然而,我心里似乎有一个倔强的声音在怒吼着:“不,不要。”听从了文侯,也许会真的和他说的一样,但这岂不是借助军队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我刚发过毒誓,决不让任何人利用军队来干涉政局。军队,只能用来保护人民,与任何政派无涉。

    我重重地摇了摇头,道:“大人,我不会帮你。”

    文侯的眼里一下子极其失望,我甚至看到了他眼神背后隐隐的杀气。我顾不得一切,道:“大人,末将有一个理想,军队不能属于任何人。军队这把利刃,只能以之示外敌,不能用来对付自身。所以请恕我无知,地军团哪一方都不会帮。”

    文侯的眼中又开始发亮:“你是说,帝君要你捉拿我,你也不会从命?”

    我不知道该点头还是摇头,索性直着脖子,道:“不论帝都发生什么事,地军团只能用来抵抗外敌。即使帝都出现无法控制的骚乱,地军团也只会帮助维持治安。大人,末将告辞了。”

    文侯要争夺民心,不会动手弑君的。他肯定还能控制一部分禁军,加上府兵还有一些,帝君没有地军团可调,便同样不会用极端手段。也许,这样的选择才是最好的,索性让他们去争吧,看谁争到了民心,我便倒向谁。

    我看着天空,不由得微笑起来。来时我茫然不知所措,现在打定了主意,人也镇定了许多。我现在所做的,岂不同样是一种权谋?只是这样做可以免除许多杀戮,让流血只局限于这些达官贵人之间吧。

    只是,第四天我就知道自己想得太天真了。

    这几天里,尊王团如火如荼地壮大,现在几乎把整个帝都的居民全都卷起去了。由于文侯的煽动和帝君、张龙友的放任,尊王团几乎控制了朝政,甚至一些宗室都开始头上绑条红布上街,自称尊王团一员。尊王团发动了整个帝都居民搜捕共和军的残党,现在已经发展到搜捕同情共和的人。仅仅过了几天,立宪制已没人提起,甚至有人在茶馆里说了一句立宪的事,立刻被尊王团捉去用私刑拷打致死。在人们眼里,共和军已是一切不幸的根源,赋税增加是因为共和军,天灾人祸也是因为共和军。在他们眼里,只要摧毁共和军,一切都会变得美好无比,人人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等到了第四天,杨易带着人惊恐万状地来到我的住处告诉我,尊王团已然失控,开始闯入私宅,强行将人带走,因此他要暂时住到军中不要出来。我见他面色有异,心知不对,追问之下,杨易终于吞吞吐吐地说,今天出了一件大事,尊王团一大早便开始了一个“清君侧”运动。被他们列入要从帝君身侧清除的奸臣名单的,有十几个,我排在最后,而排在最前的则是为立宪奔走最忙的南宫闻礼。

    凌晨,十几个尊王团成员趁天还黑,执械闯入南宫闻礼的宅邸,当场将南宫闻礼刺杀。帝君闻听南宫闻礼被杀,也吃了一惊,命令执金吾捉拿首要人犯,结果尊王团在皇城下聚集十万人,迫使帝君宣布南宫闻礼有罪,杀人者有功。也正因为出了这件事,“清君侧”运动到现在才杀了三个人。廉百策现在还与尊王团一些首脑人物有联系,他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与众人商议,决定先分头把那份尊王团要除掉的文臣武将名单上的人等先接到地军团里避难,杨易正是来接我的。

    听到这个消息,我只觉心都冻成了冰。张龙友和文侯以民心的对决,现在已经超出他们的控制范围了。民心已如出笼的怪物,横冲直撞,我知道他们两个当中,肯定要有一个身败名裂,把一切都输光。

    帝都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混乱之中。而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少有的没有战争、和平的年份里。仅仅几天前,人人都认为一个太平盛世拉开了序幕,可是幕布拉起,才发现那是一个万劫不复的年代。

    二月十七,帝都的混乱到了顶点。几乎所有帝都居民都上街了,不论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一个个都头缠红布条,在大街小巷上走着。不时有人高呼着口号,说是誓死保卫帝国,誓死忠于帝君。其间有人打出了横幅,又提起帝都破围战中文侯的功绩,歌颂文侯对帝国子民有再生之德。另一些人也打出横幅,赞扬陛下英明神武,领导了帝都破围战。两派人唇枪舌剑,各说各的。正当要从口头相争转变到动手时,突然有一骑快马疾驰入宫。

    特使来报,水火两军团偷袭五羊城成功。

    水军团与火军团原本驻守东平城,邓沧澜设空城计,暗中出海远征。当时五羊城城防空虚,水军团恃战船得力,大破五羊城船队。五羊城以水军起家,水军实力极强,但邓沧澜得蒲安礼做内应,将五羊城水军打得片甲不留,杀入城中,取珍宝无算,共和七天将中留守城池的何步天、巴文彦二将战死,何从景自己也做了俘虏。现在水火二军正在北上,一月后就能将何从景押解入京。

    这个消息让我也吃了一惊。我吃惊的不是张龙友有这种后手,而是共和军居然大意了。可能持续一年多的谈判把何从景也麻痹了,以至于他认为帝国肯花那么多力气来谈立宪之事,定不会发动奇袭。水军团驻守东平城,从东平城海路入五羊城,大概要一个月,计算日子,邓沧澜最迟也要在一月中出发,而当时谈判还没有完成。

    这个消息一传来,帝国上下欢声雷动,帝君伟大论顿时压倒了文侯英明论。我不由得叹息,文侯自己估计自己顶多只有两成的胜算,但这两成胜算他也估得多了,张龙友用手里的权力把八成把握变成了十成。现在帝君的声誉比帝都破围战后的文侯还要高,即使文侯在尊王团中还有人,到了现在那些人也不会再支持他了。而让我又吃了一惊的是,这个颇显阴险却又恢宏的计划,居然是身在火军团里的吴万龄制订的。我没想到只擅长整军的吴万龄这几年成长如此之快,这个计划虽然有些背信弃义,但每一步都计划得无比周详严密,没有半点踏空。

    胜负已定,然而我没有一丝高兴。

    南宫闻礼死了。这个将会成为帝国有史以来最贤明的人,就这样倒在半路上,倒下得全无价值,甚至满载骂名,连凶手都找不到。那些杀他的人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正是南宫闻礼坚持,不久前刚发布过一个减免赋税,将土城分配给赤贫户的立宪法律。

    我偷偷见了南宫闻礼的遗孀可娜一次。可娜的年纪并不大,其实与我相差无几,但这个女子出乎意料地沉稳。她拒绝了我要她暂向军中躲避的建议,仍要住在家里。不过我看那些尊王团成员对她相当尊敬,加上帝君得胜,肯定会为南宫闻礼平反昭雪,便没再坚持。

    三月中,消息传来,五羊城残部在高鹫城一带举旗,重立共和国,正式宣布反叛,并夺回五羊城。同月,尊王团的清君侧运动结束,有几个尊王团领袖被刑部以“受共和军唆使阴谋颠覆帝国”的罪名拘捕斩首,那自然是听从文侯的几个。南宫闻礼正式平反,追授文侯之爵,可娜作为南宫闻礼遗孀,受封清节县君,并破例接任礼部尚书之职。

    帝国开国以来,曾经出过几个女官,但出现女尚书还是第一位。可娜成为礼部尚书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民间兵器管制,收缴散落民间的武器。尊王团掌握许多武器,可娜的这条命令自然是对付他们的,收缴武器后,那些人顶多就是在街上晃晃了。

    四月,帝都平静,地军团则受命征讨共和军,因为共和军开始准备北伐。短暂的和平正式结束,战火重新燃起。从帝都出发时,我看到一路上那些刚安定下来的难民再一次收拾东西准备逃难,那些刚被开垦出来的荒地也一片片地重新抛荒,痛苦依旧攫住人们的心。可不管怎么说,从帝都那一潭污水一样的地方脱身出来,总让人心里平静一些,即使是去进行我很不愿的与共和军之战。

    我正在马上想着心事,冯奇突然过来道:“都督。”

    我抬起头看了看他,道:“怎么了?”

    “杨将军求见。”

    杨易是大将之才。因为他与曹闻道不甚和睦,而曹闻道与我却最为接近,也许是为了避嫌,他一般不太会私下来见我,现在来找我不知有什么事。我道:“请他过来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