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章 将星陨落(第 2/4 页)

    我道:“是吗?是令郎的事吧?”

    李尧天率军得胜,他当然不会觉得我还不知道。去年初帝国与共和军盟约达成时,李尧天曾奉命护送一王一侯去五羊城当人质,那时我就听他说过他刚生了个儿子。李尧天对自己这个儿子极有期待,也一定极是得意,这一趟说不定是向我献宝来了。哪知他只是笑了笑,道:“继源已经会说话了。虽然这也算件好事,终究不算什么大大的好事吧。”

    我道:“你儿子叫李继源啊?”

    他点了点头,道:“天保二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人,现在快满两岁了,会乱叫了。”他的口气中有股说不出的得意,似乎他那个名叫李继源的儿子会乱叫是件极了不起的事。我忍不住笑了起来,道:“你还是说说到底有什么大好事吧。”

    他倒了杯酒,拿起来一饮而尽,道:“楚将军,我奉文侯大人之命,率军远征倭岛。”

    “远征?”我叫了起来,正在倒的酒也洒在了外面。我道:“李兄,现在远征,是好时机吗?”

    李尧天重重点了点头,道:“倭人新败,正是良机。”

    从兵法上说的确是良机,可问题是,远征是建筑在实力之上的。句罗刚遭到倭人袭击,国力大损,如果说倭人士气不振,那么句罗的军队只是空有士气而已。我想了想,道:“邓将军如何说?”

    “邓将军颇有异议,但文侯大人竭力支持。”

    水军团是邓沧澜苦心经营起来的,在石虎城损伤很大,此时补充了不少新军,还有待训练。这一场远征固然不会把水军团全军带走,但总会让水军团实力大损,邓沧澜当然会有异议。只是我倒是更支持邓沧澜一些,倭人固然罪不容赦,但我们正面临大敌,现在虽然扭转了一些战局,却不能说已是胜券在握。在这个当口把水军团分走大半,几乎是自缚手足,大为不智。不过看着李尧天兴冲冲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去败他的兴。这个战略虽然是文侯定下的,但最早多半是李尧天提出。倭人屡屡侵攻句罗,李尧天定然恨之入骨,现在终于有这个机会,他哪肯轻易放弃。我倒了杯酒,道:“李兄,事事都要多做预料,你觉得此战胜算有多少?”

    李尧天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道:“辎重、人马、甲械,皆已准备停当。我派往倭岛的细作也有羽书来报,倭人闻得再败,皆惶惶不可终日,一日数惊。此时不战,是天予我不取也。何况,我军也有了倭人无法比拟的神器。”

    我心头一动,道:“是那种巨舰?”

    李尧天点了点头,道:“是,就是那种一船载上千人的巨舰。”

    前两年李尧天便奉命督造巨舰。那种巨舰是工部小吏叶飞鹄设计,庞大无匹,直如一座移动的城堡。风军团是帝国军一宝,与诸军配合,既能防备敌军偷袭,同时也可在空中助攻,威力极大。不过风军团与水军团的配合一向最难,因为飞行机必须在岸上才能起飞,而水军团下锚泊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有了巨舰,飞行机可以直接在甲板上起飞,从此水军团的战力必然会有极大增长。李尧天当初就猜这种巨舰会用于出海,也果然被他猜中。这种巨舰已造成一艘,听说第二艘也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李尧天仗此巨舰,我敢说海上已无对手可言。假如真有海神的话,一旦与李尧天起了冲突,这海神肯定也会被拿下的。我笑道:“壮哉!李兄,祝你一战成功,奏凯而还。”

    虽然这话是笑着说的,可是我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安。固然如李尧天所言,准备得都已十分充分,可是事情瞬息万变,准备得再充分,还是可能会有变数。在句罗击退倭人,与劳师远征倭岛是两回事。倭人新败之下固然士气低落,可他们这回是在本土作战,仅仅数万精兵远征,又怎能保证一举战胜?倭人两次侵犯句罗都遭失败,说到底就是他们在海上完全不是李尧天的对手,无法保证补给。可是这回倭人是在本土作战,补给已不成问题。也许正是李尧天对倭人的百战百胜,使得这个不世出的水战名将也有些轻敌了。我看着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犹豫地道:“李兄,此番跨海征倭,你有什么打算?”

    李尧天放下了杯子:“楚兄,我知道你是在担心补给,是吧?呵呵,你不曾去过我们句罗,其实句罗最南端距倭岛仅仅数百里之遥,海船两日可到。我带的这点兵力,想要与倭人在陆上决战,只怕力有未逮,但在海上,他们根本不是对手。因此我准备水路出击,一战成功。”

    他拿起一根筷子蘸了杯中的一点酒,在桌上约略画了幅倭岛的地图,道:“倭岛由四个大岛组成,国都平原京是在最大的一岛周本之南,倭王便居于此地,但眼下他们乃源氏幕府用事,首领名谓源太吉。”

    我笑道:“听说过此人。听人说,他家中屏风上,写有一副对联,叫什么先平句罗,勒马中原。”

    对于倭人,我了解得并不多,毕竟太过遥远,而且与帝国已成敌国,并无交往。不过我也听说过,这源太吉身材矮小,但为人坚忍有大志。仅仅几十年前,倭岛诸侯林立,天下大乱,源太吉以区区一个小卒之身,数十年便登上了至高之位,成了倭岛掌实权之人。自源太吉用事,倭岛便屡攻句罗,据说源太吉的用意实是以句罗为踏板,最终征服帝国。不过这个目标在我看来,实在是可笑之至。

    李尧天正色道:“是‘虎贲十万,踏平句罗三千里;龙飞九五,底定中原七百年。’”

    句罗南北约略三千里,因为常自称是“三千里江山”。我也看不出源太吉这副对联写得好不好,只是讪笑道:“口气不小,不过为什么只要七百年就够了?”

    李尧天道:“那是因为倭人传说第一代倭王受命于天,享国七百年。源太吉说的,其实是以初代倭王比拟自己。哈哈,就算他受命于天,李尧天今番就要逆天而行!”

    我心头不由得一动。这源太吉分明与文侯是一路人,这副对联中分明有不臣之心。只是他在倭国一手遮天,倭王也只能仰其鼻息,自然不会有人指责他。那么文侯会不会有朝一日也成这般模样?

    我想得出神,连李尧天在说什么都没注意。待回过神来,只听得他道:“如此以奇兵突发,只消擒斩源太吉,再让倭王下令,削国中二十八藩势力,定然会让倭岛大乱。而我则挟倭王号令诸藩,短则五年,长亦不过十年,倭人再无力侵攻他方,这便是我的以倭制倭之计。”

    我怔了怔,道:“以倭制倭?”

    李尧天点了点头:“倭人好利无义,不难挑拨。有源太吉制约,二十八藩不敢有异动,但源太吉一死,这二十八藩各自为政,不难各个击破。我要防的,就是倭人中再次出现源太吉这等雄才大略的人物而已。”

    李尧天想得那么远!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道:“李兄,真照你这么办,也许你一生都要留在倭国了。可是你想过没有,你重兵在手,万一句罗朝中有人忌你,那该如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武圣!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谋局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不朽凡人 遮天 洪荒之圣道煌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修真门派掌门路 洪荒:截教副教主 你们修仙,我种田 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