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成竹在胸(第 2/4 页)

    我心中暗笑。若是二太子不在座,太子这话说过也就算了,但此时偏偏有这个唯一不买他账的二太子在,太子再说什么兵法便是自讨没趣。二太子定要他说出个道理来,打死我也不信太子真能说服他。

    哪知太子一笑,也高声道:“音律之道,分宫、商、角、徵、羽五调,宫声柔靡,商声清雅,角声雄迈,徵声悲壮,羽声凄厉。五音调和,方能成曲,正如用兵,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称善之善者。二弟,你不通音律,此理想必尚不能解。”

    他说的话甚是玄妙,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八字却正是说出了用兵三昧。二太子也没料到他能说出这一席话来,一时语塞,马上道:“纸上谈兵,固然口若悬河,但此理若是人皆不能解,又有何用?”

    太子道:“不然。音律其实与用兵一般无二,移宫换商,正如兵马调度;按节度曲,正如点兵布阵;倚声吹奏,正如拔营出师;琴瑟合鸣,正如两军交锋。天下事虽然事事皆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天地之间,大道存焉,融会贯通,方可称名将。故老皆传,棋枰之上得兵法,安知音律之中,便无兵法在焉?”

    所谓棋枰上得兵法,那是故老相传的一句话,据说上古有名王,制棋教子兵法,因此下棋与征战杀伐实是一理。后来虽然没听说过有哪个名将真是通过下棋来学兵法的,但大帝、那庭天都是爱下棋之人,这也是事实。太子要说音律中也有兵法,虽然我明知他在强词夺理,但这道理完全说得通。

    二太子被他说得没法反驳,但仍是不服气,道:“兄王即有心得,不如即席与人合奏一曲,让我们开开眼界。”

    太子笑道:“不错,本王正有此意。甄卿,你将笛子带来了吗?”

    文侯这时站起身道:“殿下,微臣也带来了。只是微臣之技与殿下相去甚远,不啻以莛扣钟,还望两位殿下和诸位大人莫要取笑。”

    他从怀里摸出那支铁笛来,我脑中登时雪亮。怪不得太子能侃侃而谈,这些话一准是文侯教的。文侯让太子说这一席话,也多半是要为了折服二太子。此时安乐王在座,安乐王是帝君亲弟,也是宗室首领。宗室虽没什么人才,但毕竟都是皇亲国戚,若是这批宗室都能拥护太子,这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文侯真的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乘之机。我心头暗笑,本来一直还在担心战事,但此时不知为什么登时放下心来。以文侯之能,他绝不会因为游乐而误了正事,定已安排妥当。此时,我也觉得自己没有投向二太子一方实在是很正确的选择。

    文侯和太子两人同时吹响了笛子。太子的笛子虽然黑黑短短,声音却也极为嘹亮,文侯的铁笛也盖不过他的声音。两支笛声先是并驾齐驱,越吹越响,突然文侯的笛声一下拔高,太子的笛声却仍是镇定自若,回环不已。笛声互相交错,明明是响成一片,却又泾渭分明,丝毫不乱,真有如两支军队正在厮杀,文侯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击,太子却也守得法度森严,一丝不苟。

    我对音律虽不甚通,也听得凝神定气,生怕漏掉一个曲调。笛声仍是清越嘹亮,但我眼前却似出现千军万马,正交缠在一处血战。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每个人都听得入神了。这两支笛声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如果与太子合奏的不是文侯,恐怕太子也吹不出这等精彩的笛声来。隐隐地,我觉得太子方才所说“音律中也有兵法”实在并没有错。

    笛声此时已慢慢减弱,太子的笛声已细若游丝,文侯的笛声却似断非断,仿佛那两支军队血战一场后,正要收兵。我还以为这一曲已经要结束了,哪知突然间文侯的笛声又一下拔高,响了个高声,在绝高处绕了两绕,又一泻千里,似是立马山峰,以地形之利突发奇兵猛攻。太子的笛声却守得绵密异常,在文侯这等大力猛扑之下仍是行有余力,便如这支军队以铜墙铁壁般的阵势挡住敌人攻势。文侯的笛声一连起了三个高峰,太子仍是阵脚不乱,正似以堂堂正正之师迎战敌军偏师突袭。

    奇兵定不持久。我刚想着,文侯的笛声已然渐渐变轻,就像奇兵冲不动敌人阵脚,锐气折尽,败象已呈。此时太子的笛声在不知不觉间变强,文侯的笛声却已细若游丝了,虽然还时时拔起一个高音,如同败军反戈一击,力图取胜,但是在太子的笛声中左冲右突,仍是冲不出去。

    终于,两支笛声的曲调已渐渐合二为一,终于成为一支。这声音也慢慢变轻,便如得胜之军裹着战俘班师,越走越远。我听得入神,半晌,只觉周围静得出奇,才醒悟过来一曲已终。

    所有人都静了静,忽然安乐王鼓掌笑道:“好一支妙曲!殿下与甄大人的笛技真个是神乎其技,当世想必再无第三人了。”

    文侯将铁笛收好,摇了摇头苦笑道:“殿下天纵奇才,微臣少年时虽然也曾从穆善才处得以琵琶轮指吹笛之技,与殿下的指法相比,真个瞠乎其后,望尘莫及。”

    太子吹完一曲,神采飞扬,想必心情甚好,笑道:“甄卿过谦了。甄卿的笛技天下也没几个人比得过。”言下之意,文侯笛技虽然高明,天下没几个人比得过,但他自己却是在那“几个人”之中了。文侯这个马屁拍得恰到好处,文侯自己也是吹笛高手,正搔到太子痒处,难怪他会这般高兴。

    武昭捋了把白胡子道:“果然,老臣听得此曲中隐隐有兵戈之象,似乎与枪术也有暗合,看来音律与兵法确是相通。”

    武昭一生没上过战场,但他是军中第一名枪,枪术天下无双,这一点所有人都承认。我的枪术算得一时之选,如果与武昭真个对敌,当能以体力压制住他,但若是单论枪术,确实还颇为不及。

    小王子在一边道:“武昭老师,你说枪术也和音律相通吗?”

    武昭道:“不错。吹笛是以吐气发声,用枪是以臂发力,皆是人身发出。喏,小殿下,你看。”

    武昭拿起一根筷子递给我,这筷子夹在手中,食指和拇指正似人身两条手臂,他手指一抖,筷子一前一后,使得正是一路懒龙舒爪枪。他的枪法熟极而流,具体而微,与马上使出的一般无二,进退之间,竟也与方才太子与文侯的笛声节奏相符。

    一说到枪法,太子登时索然无味,二太子却是眼前一亮,道:“文侯大人,请你再吹一下,看武昭将军所言是否属实。”方才太子说是音律与兵法相符,二太子不信,现在演示之时,却似两个人的论点倒了过来。

    文侯笑了笑,又取出铁笛吹了几个调子。在他的笛声中,武昭手里的筷子竟然全然合拍,倒似两人练熟的一般。这一回文侯只吹了一小段,等这一段一结,武昭手里的筷子忽地一转,便如枪尖上挑,“啪”一声竖在掌心,正是个收枪式。

    小王子也看得入神,等武昭一收枪,他一下跳下椅子跑到武昭身边,道:“武昭老师,我来和你试试枪法,好玩。”

    他今年只有十三岁,还是小孩心性。我向边上让了让,让他和武昭两人以筷子演练枪法。太子对这些事却不感兴趣,和一边的文侯小声说着什么,二太子却看得出神。我也看着他们,却见武昭的枪法明明都是教过我的,却大不拘泥成法,奇招迭出,只交手了几个回合,小王子的筷子已被武昭的筷子压得缩回一半,再探不出来。

    枪法原也是活的啊。武昭和小王子虽然如同嬉戏,但他们这一番演练实在也让我茅塞顿开。小王子年纪虽幼,但看他的枪法比之去年又高明不少,武昭说过小王子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看来此言不虚。再过几年,小王子的枪法真能震惊全军了。

    我正看得入神,忽听得有人道:“楚将军,你家中还有何人?”

    那是安乐王在和我说话。我顾不得再去看武昭和小王子比枪,扭头向安乐王行了一礼道:“禀王爷,小将双亲皆已亡故,如今是孤身一人。”

    “噢。”安乐王虽然贵为王爵,但说话慢条斯理,更像个寻常的长辈,倒也并不可厌。他似乎还要再问我什么,这时小王子痛叫一声道:“哎呀,败了!”他左手抓着右手不住呼痛,安乐王惊道:“怎么了?”他的声音中大见关切。武昭将筷子放回桌上,惶恐地道:“殿下恕罪,老臣一时失手,殿下你没事吧?”

    小王子跑到安乐王身边,甩了甩手道:“没事的。”他的虎口处有点发红,看来被武昭的筷子戳了一下,确是没什么大碍。那次他被我打下马来,虽然当时恼羞成怒,后来却毫不在意,更不用说只是这点小事了。

    安乐王抓着他的手道:“我瞧瞧。唉,小心点,早跟你说过,跟你姐姐学学,别整天舞枪弄棒的。你这孩子,真是的。”

    小王子似是有些不耐烦他父亲的说教,对我道:“楚将军,你和武昭老师比比看,我还没看过你们比枪呢。”

    那一次他因为被我打下马上,很不服气,撺掇武昭和我比枪,但那次武昭也没能将我打下马来,倒是让小王子对我大生钦敬之意。他一定很想看我和武昭比试,我笑了笑,也不推托,伸手去拿筷子。能和武昭老师比试枪法,对自己的枪术定然大有帮助。

    我正想坐过去,二太子忽道:“且慢!”我不由一愕,看向二太子,只道他要节外生枝,却见他笑眯眯地道:“楚将军,武将军年老力衰,还是不要劳动他了。孤这里有个侍卫,枪术也颇有心得,不妨请楚将军指教他一二,也算酒中余兴。”

    他原先和太子一样,有七个本领颇高的侍卫,东平城一役战死了五个,还有两个。我记得一个叫林秋,极是尽忠职守,本领也相当高强,与我比却还差一些,此时正站在二太子身后,难道让他来吗?

    小王子拍手道:“好啊好啊,二哥,你的侍卫本事一定好的,肯定可以和楚将军比比。”

    听他的话,倒像是认定我稳操胜券一样。我正想答应,文侯忽道:“二殿下,楚将军白天指挥诸军与妖兽血战,明日只怕仍有战事,再说以枪术而论,武昭将军号称军中第一枪,微臣也想再看看武昭将军的神技。”

    文侯不让我出手?我微微一怔,却听得二太子道:“文侯大人,楚将军是军中后起之秀,早听说他枪法绝伦,已不输于武昭将军,若失之交臂,不免遗憾。何况酒席之上演练枪法,本是件亦文亦武的雅事,与体力又有何相干?”

    他这话虽然说得甚是和缓,但语气却显得有些咄咄逼人。我猛然间已想通了他的意思,二太子一定是想在这儿对我进行一番折辱。安乐王有意招我为婿,而我现在属于太子与文侯一党,如果此事能成,二太子的势力更难与太子相比,所以他是想竭力来破坏此事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