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一载春秋(大章)(第 4/4 页)
“领兵者为谁?”
“还有几天能到达兖州?”
张咏似是连珠炮一般一连吐出了三个问题。
他需要这些很具体的数字,以便他做出最为合理的安排。
“粗略估计约莫有三十万之众。”
“是一支由马军和步军混合而成的庞大军队。”
“领军的是神剑七子中排名第三的风流剑――叶开。”
“根据他们的行军速度推测,至多三天,他们便能推进至兖州南部边境。”
沈炼一一解答了张咏的问题。
“三十万人!”
听到这个有点令人毛骨悚然的数字过后,张咏的面容终于是出现了一点变化,道:“以我兖州目前的军力绝无办法对抗如此规模的敌军。”
“顶多是稍作抵挡。”
“我需要沈指挥使您通禀王上,令其早日派遣援军援救兖州,晚了的话,兖州恐有倾覆之危。”
张咏是个很现实的人。
他有多大的锅就会下多少米,他会尽量的不去做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这也是他为什么能使一地长久陷入平稳之中的重要因素。
“请张公放心!”
沈炼应下了张咏的请求,然后起身向张咏告辞。
“风雨欲来风满楼啊!”
张咏神色凝重的呢喃了两句。
随后,其命令府内值守的卫士去唤兖州将军武松前来商议要事。
兖州将军府和兖州刺史府都在兖州州治颖川城中。
没过一会,浓眉大眼,全身散发着凌厉霸烈气息的兖州将军武松大步走入了刺史府中。
“张公唤我何事?”
坐定之后,武松率先开口。
他是一个急性子,做事不喜欢拖拖拉拉,遮遮掩掩的。
“有外敌入寇!”
张咏面带忧虑之色的解释出声。
“外敌?”
“入寇?”
听到这两个关键词的武松一下子就精神了不少,他的那双虎眸此刻亮的可怕。
“张公勿忧,有我武松在,那些贼寇来多少,我就杀上多少。”
武松是个纯粹的武人,他崇尚暴力和杀戮。
近一年的太平日子已经让他过的有些厌烦了。
他和绝大多数武人一样属于战场。
“这次来的贼寇足有三十万,且这三十万贼寇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来自东华域历国的精锐部队。”
“凭武将军您手中掌握的兵力是绝不足以和其抗衡的。”
张咏知道武松很强,但他不认为武松强到可以凭借两万人干翻三十万敌军。
这是不现实的。
他张咏是个赤裸裸的现实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