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四节 识者若珍宝、弃者如敝履(第 2/4 页)
稻叶第一个看,看完后说道:“漂亮国人在收集咱们的野生大豆,那么这意思就是,咱们的野生大豆中有宝。”
“一定有。我们要自己先找到,只是,我不是研究大豆的。老孙呢,他为什么没来开会,说起大豆还有谁比他更专业。”
蔡海燕说道:“辽东那边,大雪把路毁了,困在一个小县城了。”说完后,燕海燕又说:“你们先讨论着,我去朝阳六村那边报个备,看他们能不能下个新规则,让海关卡住种子外流这类的事情。”
“那我们去会议室,大伙一起讨论一下。老吴在,玉米这事他的专业。还有老陈,他在天山种棉花,在棉花这事上,没谁敢说比他强。”
一群老头老太太们比一群孩子还兴奋。
白昊让夏国家用电器开始在全球竞争了,重工业机械也开始步入准一流水平,现在轮到农种了,咱们这些人一定好好支持。
不求别的,将来祖谱留名,就够了。
夏国人,五千年的种田经验。
咱们种田不比别人差,之前差的,一来是没有专利保护意识,可自从白昊拿着二十美分的专利挣了钱,夏国人开始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
二来是,穷。
现在,虽然还是穷,但几十亿的研究经费在手,农学大老们感觉力量从脚底板往上涌。
论种田,咱们才是祖宗。
再说蔡海燕这边,她原本计划去找许正阳聊聊,但许正阳出差了,所以呢,她只要直接去六村办公室,把这事提一嘴,听一听意见。
许正阳呢。
这会正在办大事。
今天还是夏国新年的正月初一,此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半。
海上,菜采紧张的都不知道手应该放在那里。
倒是来自毛熊的一位中年人和许正阳,一脸平静的看着远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