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51 惊世之作(二合一)(第 4/4 页)

    杨溥早年间任太子洗马,侍奉太子朱高炽,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

    因此而得罪了当时的汉王朱高煦,被诬陷关进诏狱,却在狱中勤奋读书,从不间断。

    利用十年时间,把经书史籍通读数遍,造就了他极其夸张的学识功底。

    学问上有任何弄虚作假之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杨溥此时注视着沈忆宸的这篇策问,开篇的中正大道,就让他感到眼前一亮。

    要知道文章很多时候都映射着一个人的秉性,像沈忆宸这般年少成名的士子,大多心高气傲自命不凡,很容易想着要靠谏言搏出位,此举可谓犯了殿试大忌!

    就算能克制住自己谏言冲动,也大多在答卷中激扬文字,显得过于浮躁跟兴奋。

    不过这点也能理解,读书人学成文武艺,不就是为了货与帝王家?

    殿试当着皇帝面,自然想着自己的文章能被钦点取中,此等情绪按耐不住,实属正常。

    但是在读卷官眼中,你们这群新科贡士可能有些人年纪不一定小,却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从政经验,在官场上属于彻彻底底的雏鸟。

    就你这水平,来跟我夸夸其谈定国安邦,别开玩笑了。真放你为官,能治理好一个县吗?

    所以很多考生都没觉悟到这点,就想着抓住机会,把自己心中抱负一览无余。岂不知他们这般做法在官场老油条眼中,简直就跟笑话没什么区别。

    杨溥继续往下看去,除了开篇观点四平八稳,蕴含大学之道外。后续内容引古论今,切中时政,显示出扎实的经史功底。

    并且下笔老练,条理分明,如若不是自己亲眼见证一个个字,从沈忆宸的笔下浮现出来,杨溥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新科贡士所写的内容。

    特别是最后收尾的总结,认为皇帝“远足以追配二帝三王之道,近足以光昭祖宗四圣之业”。

    这份低调沉稳,完全处于年少轻狂的对立面,太他娘的老成谋国了!

    让杨溥自己凭心而论,能有这番觉悟的时候,都是在遭受十年牢狱之灾,经过了一番大彻大悟。

    沈忆宸如今才多大的年纪,能与当时年过四十的自己相提评论?

    看着杨溥这位内阁首辅,久久站在沈忆宸的桌案旁边没有挪身,这种奇怪景象,让在场的其他读卷官都感到莫名其妙。

    莫非是沈忆宸这名新科会元失了智,在殿试答卷中写出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犯忌言论,才会让见多识广的内阁首辅都如此震惊?

    抱着这份疑惑,又有一名读卷官悄悄站在了沈忆宸的身后,想看看他到底写了什么。

    这一看不打紧,受到的冲击几乎丝毫不弱于杨溥,这种策问文章的深度跟稳重,是一名年近十八岁的年轻人能写出来的?

    要是换做其他考试,估计这名读卷官心中就怀疑代笔作弊了。

    但是殿试的考题,是皇帝在众多题目中亲自挑选出来的,总不可能当今天子联合作弊吧?

    有了第二个,就有第三个,“吃瓜群众”的好奇心是挡不住的。

    很快乙丑科殿试就出现了这么一副奇景,几乎所有的读卷官把一名考生给团团围住,脸上表情大多震惊意外。

    此时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都有些愣住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沈忆宸又写出了何等惊世之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希腊神话 三国之暴君颜良 嬉游花丛 我家娘子,不对劲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圣女请安分 王者至尊小说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福宝的七十年代 秘密部队之龙焱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沉溺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