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 帝王拜师 (二合一)(第 3/4 页)
要知道不管内阁首辅如何在权势跟名义上接近宰相,法理上却始终存在着缺失。内阁本质是皇帝的秘书群体,首辅可以带入后世的秘书长一职,权力均是来自于皇权的下放。
但宰相的“相权”,本身就有治理天下的合法性,皇帝只需要垂拱而治就好。从而在先秦汉唐时代,经常会出现“相权”跟“皇权”存在冲突。
皇帝觉得宰相越界了,宰相认为皇帝擅权了。
伴随着景阳钟声的敲响,等候的文武百官们停止了议论,排着长队通过承天门的宫卫检查,朝着奉天殿的方向走去。
相比较以往的朝会皇帝坐在殿内,这一次明良帝是按照明初的传统御门听政,文武百官皆站立在丹墀跟丹陛的两侧,然后等待着拜师礼的举办。
并且除了皇帝之外,极少露面的皇太后杭氏,此刻也坐在了御座的一侧观礼,彰显出皇帝对于拜帝王师的重视性。
沉忆辰此刻站在文官左侧的最首位置,一举超越了礼部尚书胡濙、兵部尚书于谦跟吏部尚书李贤三人。这种非经延讲师的帝王师头衔,将让沉忆辰的身份凌驾于众官员之上,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官之首。
坐在龙椅上的明良帝,却用着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沉忆辰,如今已经四岁多的皇帝,身处深宫这种环境中要相对早熟一些,他能理解老师对自己的意义。
其实明良帝并非对沉忆辰一无所知,别的不说,单单那一张在朝堂绯袍重臣中凸显年轻的脸庞,想让人记不住就很难。
不过明良帝朱见清对沉忆辰的第一映像并不好,无论是景泰帝朱祁玉驾崩那日杭皇后的哭诉,还是后续曹吉祥的抹黑跟污蔑,均在他年幼的心灵里面埋下了一颗畏惧的种子。
只是母后如今,却让自己拜这么一位“坏人”为师,明良帝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另外沉忆辰的长相跟谈吐,更多让朱见清感到一种和蔼跟温润,相比较起来很多大臣要“凶恶”的多。
各种矛盾的印象纠缠在一起,这才让明良帝对沉忆辰充斥着好奇,他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老师。
可能是感受到明良帝的目光,沉忆辰抬头望了过去,他哪怕在正统朝期间刚刚入仕的时候,就没有不敢直视帝王目光的习惯,现在就更毫无顾忌。
两人对视,明良帝那好奇却又躲闪的反应,让沉忆辰嘴角不由露出一抹澹澹笑容。某种意义上来说,朱见清哪怕贵为皇帝,实则也是一颗被推上来夺位的“棋子”。
生在帝王家,就注定身不由己。
就在文武百官等候礼乐奏响的时刻,紫禁城北面玄武门方向,一队数千人的士兵正在定远伯石彪的率领下,悄无声息的潜入宫中,与当初皇太子朱见济薨逝那夜的大张旗鼓截然不同。
另外原本驻守在玄武门的宫卫全部被调走,换上了由昭武伯曹钦统帅的腾骧四卫。
曹钦本来在嗣父曹吉祥的安排之下,进入了京营之中接管了之前有恭顺侯吴瑾两兄弟统帅的三千营部分兵马。但由于时日尚短,这种重要的宫变行动得由绝对可靠的部众来执行,这才依旧从腾骧四卫中调集兵马。
望着排列整齐的兵马涌入宫中,曹钦忍不住朝着身旁的石彪称赞一句:“忠国公真是训练出来一批精兵悍将,有这等勇士起兵定然能旗开得胜。”
“那是自然,这可是从数万边军跟十万京营中挑选出来的骁勇之士,可以说个个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沉忆辰除非是把成国公麾下兵马调入宫中护卫,否则难逃一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