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97 制衡之道 (二合一)(第 3/4 页)

    听到兴安的声音,景泰帝朱祁玉睁开了眼睛,望着托盘内那几颗暗红色丹药,眼角的余光却仿佛不经意间,瞥见了放在抽屉里面的手帕,上面那抹血迹干竭后的颜色,与丹药是那么的相似。

    “兴安,你说这丹药到底有没有用,朕的身体好像一日不如一日了。”

    “陛下,此丹药乃方士采集天地灵药炼制而成,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定然是有用的。”

    “至于身体微恙,可能是最近陛下操劳过多,心神有些疲乏。如今北境安定,南疆捷报频传,沉阁老又班师回朝,陛下可以放宽心好好修养一段时日。”

    兴安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丹药放在御桉上,然后走到景泰帝朱祁玉的身后,帮他轻轻锤起了肩膀。

    简单的一段对话,就能看出来成敬跟兴安的区别,一个像是谋士会帮助朱祁玉排忧解难,另外一个更多是讨好劝慰。

    其实认真说起来,兴安并不是朱祁玉当年王府潜邸的老人,他早在正统元年就进入了司礼监,备受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十几年,历史上面哪怕得到了景泰帝朱祁玉的重用,忠诚度上依旧有着很大的疑问。

    原因在于历史上夺门之变发生后,明英宗朱祁镇大肆清算景泰朝的旧臣,诸如王诚、舒良、张永等太监全部诛杀,兴安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内官之首却没一点事情。

    以至于逝世后,朱祁镇还按照兴安遗愿,为他进行了塔葬安排勋贵出席葬礼,还找人写了一篇极尽赞美的墓志铭。

    复辟后的朱祁镇可不是什么大度之人,说句心理产生病态扭曲都不为过,偏偏放过了一个投靠朱祁玉还位列内官之首的兴安,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当然真相如何,随着时间的过去将永远成谜。

    不过如今朱祁玉会信任兴安,在于土木堡之变后,他力撑于谦反对南迁,算是为后续新帝登基打下了基础。另外在皇太后孙氏,犹豫到底是该命襄王朱瞻墡入京,还是让郕王朱祁玉继承大统的关键时期。

    兴安用了“嫡母”一词暗喻孙太后,让她最终下定了决心。

    这点就类似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是该让李氏子孙继位,还是让武氏子侄延续大周政权。狄仁杰简单的一句“立武,未常闻帝供姑姑之灵位于太庙矣”,答桉自然呼之欲出。

    襄王登基为帝,孙氏只能是个皇嫂,郕王登基为帝,孙氏就是正宫皇太后,地位权势孰高孰低不言而喻。

    可以说兴安的这句暗喻,为他在景泰帝朱祁玉这里投下了“原始股”,不过真正能继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得到重用关键点还在易储上面。

    按照礼法,明英宗朱祁镇是君,景泰帝朱祁玉是臣,哪怕对方发起了夺门之变,依旧无法昭告天下定义为谋逆,赐死也只能暗地里进行,明面上为暴毙病逝。

    三年来,景泰帝朱祁玉一步步在朝廷提拔新贵大臣,甚至跳过廷推带来的限制,不惜弄出太监援引入阁的骚操作,创造了明朝历史上着名的“监阁合流”。

    后世也正是靠着这个开端,出现了更为着名的“监阁共理”制度。

    但哪怕如此,朝中守旧文官集团的力量,依旧阻碍易储计划实施。每当朱祁玉在朝议中旁敲侧击易储想法时,于谦、王直、胡濙等六部九卿重臣,纷纷沉默以对,消极对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办公室潜规则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红警军团在废土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