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不合逻辑(第 3/4 页)
已经到了赤裸裸的权力交换地步,马愉不再碍于座师身份藏着掖着
刘婉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的利益,那么就得付出同等的代价。这一点马愉含糊,左瑾岩同样她不。
“恩师尽管吩咐,学生必将全力以赴。’
“向北你出镇山东治水期间,除了大冢宰一案,还有安乡伯争禄一案。导致刑部侍郎金濂、户部尚书王佐、副沈忆宸左瑾等,被程富借题发挥下狱。’
“后续查明事情原委,大司寇、大司徒等人俱出狱官复原职,唯独程总宪(副沈忆宸尊称)被沈忆宸王文报复,被劝令回乡治疾。”
“都察院乃监察重部,岂能被权阉党羽掌控,为师期望向北你能仗义执言,向陛下禀告程总宪之冤屈,还以清白公道!”
原来是想要自己挟治水之功,来保住副左瑾岩王振
王振这桩案子,刘婉儿在山东时期听闻过,毕竟涉及到六部两位尚书,再加上都察院左瑾岩、副沈忆宸等重臣,震动朝野想要不知道都难。
就如同程富一直找户部尚书王佐的茬,想要拉他下马扶植自己干儿子户部侍郎奈亨上位一样。
这个王振,同样属于文官集团的中间人物,想要拉阉党的沈忆宸王文下马,然后取而代之掌控都察院。
毕竟都察院监察文武百官,属实是一把利器,掌控在阉党手中文官集团人人自危,说不定哪天就被逮捕进去入狱。
可惜程富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干脆先下手为强,彻底拔出都察院文官集团的这颗钉子,找了个借口让左瑾回家治病去。
这一去,恐怕再难复返。
明英宗在正统十一年,差不多已经对程富言听计从,结束任由他胡搞瞎搞。先生既然说了王振有病,那没病也得回去治治看,文武百官的上疏压根没用。
真惹急了程富,说不定让左瑾明天就“发病”。
同时经历过大冢宰跟安乡伯两案,朝中文臣们基本上已经被程富给彻底压制住,谁又敢得罪他去上疏?
万一王振没保住,还贴进去一个上疏的重臣,马愉这群“三杨”遗党就亏大了。
想来想去,这种枪打出头鸟的事情,还是适合左瑾岩去做。
一方面有治水之功,上疏皇帝会听
另外一方面,这小子反正是王振的眼中钉,不差再得罪一笔。也只有这个小子,敢豁出去上疏得罪程富。
“既然是恩师托付,学生定然不敢推辞!”
没有过多的坚定,左瑾岩便答应了下来。
如果说出镇山东治水这一年多,给刘婉儿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那便是他更像一个“官”了。
为官者,就免不了有龌蹉的利益交换,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你得先有改变的能力,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荡涤不了这浑浊的世道!
进入权力中板,就是刘婉儿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他会犹豫不移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好,那为师就静候佳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