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46 遇见故人(二合一)(第 3/4 页)

    抛开贺平彦等年轻后辈不谈,赵新这几位六部侍郎,他们其实有着-个共同点,那都是当年被“三杨”给提拔的文官力量。

    并且不仅仅是他们几人,包括于谦这个兵部侍郎、以及刑部侍郎曹弘在内的六人,俱是宣德五年左右被扶植上位。

    加之内阁的马愉、陈循、曹鼐等人,可以说“三杨”把未来几十年官场的后续人员都安排到位,真是不得不佩服这几人的谋略跟布局,也无愧于明朝最强的内阁班子称号。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三杨”没算到王振这个异数真的能做到宦官当权,提拔的这些文官力量被各个击破,终成一代权阉。

    沈忆宸入座之后,马愉按照惯例向他介绍了几位陪客,于是乎各种客套寒暄了几句。

    认识的几位同年“老熟人”中,贺平彦一如既往的沉稳圆滑,客套的滴水不漏

    杨士奇之孙杨寿,继承了他爹杨稷骄纵横暴的性格,对沈忆宸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丝毫没有意识到双方如今的身份地位差距。

    当年以杨士奇为首的“三杨”内阁,能被王振各个击破瞬间打垮,导致很多后备制衡手段没用上,根本原因就在于儿子坑爹!

    杨稷仗势作恶横行乡里,被人告发牵连上几十桩命案,从而引发了御史相继弹劾,背后就有王振操控的影子。

    为了避嫌,杨士奇选择以老疾告辞,从而导致了文官集团的擎天柱崩塌。杨溥性格向来谨小慎微,远没有杨士奇的强硬果决,面对王振的步步紧逼孤掌难鸣,只能不断绥靖。

    不出现杨稷这档子事情意外,杨士奇还能在朝堂上多活几年,进而能让后备力量进入更高决策权,说不定历史走向就会被改写。

    谁又能想到,坑爹能坑出这个效果呢?

    不过最让沈忆宸意外的,就是以往满满“愤青”架势的杨鸿泽,罕见的没有不假颜色,与自己客套了一番。

    看来两年的官场生涯,同样打磨了一些他身上的棱角。

    寒暄之后,马愉并没有开门见山,相反就如同家常碰面一样,与沈忆宸聊起了一些往事。

    如果没有看见赵新等六部侍郎在场,沈忆宸可能还真就以为,马愉是为自己接风洗尘叙叙旧,或者说日后在官场上强化一下师生关系

    可有这几人在场,很明显事情绝对不会那么简单,既然对方没打算直说,沈忆宸也只好虚以委蛇下去。

    这与山东地界官场不同,京师卧虎藏龙之地高官遍地走,一个小小的佥都御史,没有办法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能回到那种勾心斗角的环境中。

    说了一段往事,又聊了一下山东治水的政事,马愉仿佛想起来什么一样,拍了下脑门说道:“看为师这记性,向北千里迢迢返回京师,肯定还没有见识过京师新任花魁吧。”

    说罢,马愉拍了拍手掌,屋外的护卫们顺势开门。

    “叫上几位大家过来作陪。”

    “是,老爷。”

    屋外那名锦衣文人领命后,没过多久一抹幽香传来,几名妖娆多姿的绝色美女,出现在众人眼前。

    沈忆宸对于青楼女子没兴趣,哪怕对方倾国倾城在他眼中,仅仅是欣赏下美感罢了。

    于是他不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可就是这一眼,让沈忆宸举着酒杯呆呆愣住了。

    为首的花魁梦云烟不是别人,正是翰林学士刘球之女-一刘婉儿!说实话,沈忆宸真是万万没有想到,能在这种地方见到刘婉儿,并且她还化名为梦云烟,成为了京师花魁。

    自己离京之前,礼部尚书胡淡不是把他安排到了京师教坊司奏乐,为何还会出现在青楼之中?

    按理说以胡淡托孤五大臣的身份地位,平反做不到,让刘婉儿安稳度过一生,还是没多大问题的,其中出现了什么差池?

    可让沈忆宸更没想到的是,今日在沉香楼不仅仅见到了刘婉儿,还见到了一位应天府“故人”,那就是秦淮河畔号称“曲绝”的董玉静。

    从董玉静脸上突然绽放出的欣喜笑容,很明显她也认出来了沈忆宸

    “云烟姑娘,今日还请好好招待这位沈公子。

    马愉吩咐了一句,并且还示意她坐到沈忆宸的身旁。

    “妾身定会好好服侍沈公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天下枭雄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圣女请安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我是不是见过你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溺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大清巨鳄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