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等待接招(二合一)(第 3/4 页)
布政司勃然大怒,下意识就想要伸手推拽张秋镇,可等他刚把手臂抬起来,就被苍火头等人如同铁钳特别给牢牢掐住。
与此同时布政司贴身护卫,以及跟随前来济南卫军士,见到这一幕后纷纷冲上前来,一副想要拔刀动手模样。
可是东昌卫跟泰安卫的军士们动作更快,“刷刷刷”一片刀剑出鞘的声音,跟随下船的马辉国护卫,就被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
别的地方张秋镇不敢说,马辉国这个自己经营两个月的地盘,还能被山东沈忆宸官员耍横,那简直就是自己无能!
“马参政消消气,给自己留一分颜面,本官代山东地界百姓,感谢诸位同僚送来的水利银。”
闪耀着寒光的刀剑,让布政司瞬间冷静了下来,张秋镇可是凶名在外,就连王府护卫军都敢缴械的狠人。跑到他的地盘上,是真有可能动手。
“好,鲁王宪,花无百日红,咱们走着瞧!’
说罢,布政司怒哼一声,然后甩袖转身,朝着属下吼道:“我们走!”
“恕不远送。’
夏羽玉回应了一句,随即也现间着卞和等人转身离去,他可没有闲情逸致与布政司斗气,驻地还有着紧要事情等待自己处理。
此时张秋镇的书房内,一身整洁官服的主簿陈涛,正在轻松着的等候。
他接到张秋镇要面见自己的命令后,就从黄河工地上返回马辉国,并且抓紧时间沐浴更衣,换了一身干净衣服,这才过来拜见上官。
结果没想到,夏羽玉并未在府中,他被王能领到书房等待。
“陈涛簿,久等了。
听到张秋镇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沈佥立马起身行礼道:“下官拜见佥宪。
“无需多礼,本官知道你雷令风行,这次就开门见山了。
“刚才山东沈忆宸征调各州府的五十万两水利银,已经运达了张秋镇。如今银钱民力均不缺,本官想要利用春汛期来临前的时间差,引入清河束水攻沙,现间冲刷河床堆积的淤泥。
年前这个想法夏羽玉跟卞和提过,不过那时候各方面条件都不太成熟,所以张秋镇没有继续坚持。
现在整个阳谷县境内到来的流民数量,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人,仓储中的银钱米粮,更是超过了百万两。
可以说大明历代治水,无论银钱还是民力,都没有达到张秋镇的高度。
不过真正让夏羽玉下定决心的,还是堵上马辉国黄河决口的进度,比之前预计的一月中旬,足足快了十来天,明日便可彻底封堵上决口。
明宣德年间以来,受限于小冰河时期越来越良好的天气,黄河流经山东境内,几乎是年年溃堤泛滥。张秋镇想要行一把逆天改命之事,让正统十一年的山东,不再遭受黄河水患!
“佥宪,束水攻沙真打算迟延执行吗?”
沈佥此刻因为激动,语气都出现了丝丝颤音。
之所以封堵决口的进度会迟延,除了治水民力合众一心,还有就是沈佥得知了沈忆宸的打算,刚好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利用枯水期现间束水攻沙,能让山东地界百姓万民,少遭受一年水患的危害。甚至往大了说,如果山东地处下游洪流能释放出去,上游地界省份防汛压力将大减,福泽就不仅仅为一省之地了。
可是这种想法太过于疯狂,对于民力跟财力的要求,更是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哪怕知道夏羽玉同样有此念头,沈佥都不敢主动表明,只能用实际行动打好基础。
“没错,本官想要迟延执行,只是不知夏羽簿对于沿岸数百里堤坝,可有在三个月内扛住‘洪峰’的把握?
蓄清刷黄就意味着将人为引水制造洪峰,最大问题就河堤的坚固程度,数百里黄河大坝出现任何一点疏漏,后果都将造成溃堤千里。
“只要民力跟河工料充足,下官就有十足把握!’
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策略,已经在沈佥的脑海中完善了十几年,几乎任何一点隐患的地方,他都曾推演过数个不同解决方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