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30 惊喜交加 (二合一)(第 2/4 页)

    改朝换代是不可能的,但搅得京师天翻地覆,几率还是很大的。

    “太后,沉提督忠君报国并无二心,还请慎言!”

    面对孙太后的咄咄逼人,站在一旁兵部侍郎于谦,终于忍无可忍站出来为沉忆辰辩解。

    毕竟是他领旨召令沉忆辰入宫,如果变成了一场问罪的鸿门宴,那么于谦就成为难辞其咎的“帮凶”。

    冤枉忠良这种事情,于谦做不出来。

    眼睁睁看着沉忆辰被太后质问逼迫,于谦同样不会为了明哲保身,而选择冷眼旁观。

    “太后,通政司积压奏章内,确实有沉提督的上疏。”

    “为君分忧,乃臣子本分,不能轻易断定为犯上之举,还请太后海涵!”

    不仅仅是于谦站了出来,礼部侍郎钱习礼,同样毫不犹豫的帮沉忆辰站台。

    座师身份,天然与门生绑定在了一起,以往钱习礼无心仕途更不想屈尊讨好王振,多次上疏皇帝乞骸骨。

    现如今遭逢多事之秋,致仕回乡已然不可能。那么在其位当谋其政,自己学生一定要保下来,谋逆犯上这桩罪名坐实没人背的起!

    钱习礼的话音落下,阁臣高穀紧接着出列道:“臣赞同少司马跟少宗伯所言。”

    “常言道事缓从恒,事急从权。沉提督从福建千里北上,听闻陛下战事不利,急切之下有些许逾矩可以理解,不应过于苛责。”

    兵部、礼部、内阁三方大老站出来力挺沉忆辰,这下让很多观望的朝臣们,终于有了底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臣附议中堂所言,还请太后多多见谅。”

    “臣同样相信沉提督!”

    望着殿下朝臣纷纷出列表态,并且像于谦还用了“慎言”这种带着些许不敬的词语,珠帘背后的孙太后脸色可谓是铁青。

    想当年太皇太后张氏摄政时期,满朝文武勋戚在她面前无一不是毕恭毕敬,轮到哀家垂帘听政,就看着好欺负吗?

    孙太后这点想法还真没错,殿内文武大臣的心中,她确实是看着比较好欺负……

    太皇太后张氏辅左幼主继位,摄政期间长袖善舞,重用贤臣军国大事处理的井井有条。

    更为重要一点,朝中宦官、文官、勋戚武将三方势力,被巧妙的压制在了一个平衡点,互相制衡互相监督没有任何一家独大。

    皇太后孙氏没有任何朝政经验,唯一知名点的事例,是挤掉明宣宗元配胡皇后上位。明朝这群在太礼仪事件之前,连皇帝都不怎么鸟的大臣们,怎么可能服气一介女流之辈?

    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皇太后终究差了点意思。

    与孙太后一同面色铁青的,还有阉党成员奈亨、王佑等人。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沉忆辰无召领军赴京,这种堪称实锤的“谋逆”举动,现却在朝臣嘴中变成了忠君爱国事急从权。

    塞外传来的军情,不过是恭顺侯吴克忠部遭遇不测,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率领的亲征军大败,需要哪门子的事急从权?

    阉党几人互相对视了下,明白这种机会下要是做不到趁他病,要他病,那沉忆辰日后在朝中就真的无法无天了。

    于是乎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站了出来,面无表情的说道:“陛下安危乃天子亲军职责,沉提督是不是有些越权了?”

    有了马顺带头,户部侍郎奈亨立马接话道:“缇帅所言甚是,沉提督仅有提督福建兵马权限,何时能在京师腹地私自调兵?”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我家娘子,不对劲 江湖三女侠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北宋穿越指南 北齐怪谈 斗罗之墨竹剑 秦时:我,鬼谷大师兄! 活埋大清朝 召唤之绝世帝王 重振大明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