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18 决定亲征 (二合一)(第 2/4 页)

    这种情况之下,礼部尚书王直依然谏言道:“陛下,正因四万大军覆没,才更得慎重行动。”

    “身为天子,当以宗庙社稷为本!”

    王直这番话说出来,着实让殿内群臣刮目相看。

    要知道这已经完全超乎了劝说的境地,搬出宗庙社稷简直是在施压皇帝,一意孤行乃昏君所为!

    从正统八年王直接替郭璡担任吏部尚书以来,一直都处于内阁三杨的压制下,没有彰显出吏部天官的威严,阁部斗争处于下风。

    甚至就连六部之内,王直曾经是礼部尚书胡濙的部下,资历地位处处不如对方,权威性还得打个折扣。

    正统十一年王振指示户部侍郎奈亨诬陷,牵扯王直入狱事件,更是把他的个人威望给降低到了谷底。

    堂堂百官之首,一战不过内阁,二战不过礼部元老,三战不过内官太监,就这怎么可能让人信服?

    结果没想到这种关键时刻,连成国公朱勇都遭受到质疑跟训斥的情况下,吏部尚书王直为了家国大义站了出来,恪守属于他的臣子本分!

    “难道朕放任大同局势糜烂,眼睁睁看着治下子民被鞑虏掠夺为奴为婢,就对得起宗庙社稷吗?”

    朱祁镇简直气急攻心,明明自己是去改变战局的,怎么放在大臣嘴中就变成了视宗庙社稷为不顾。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邝埜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力谏道:“陛下,靖远伯正率领着大军远征麓川,兵马粮草俱源源不断往南方运输。”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京师国库空虚武备缺失,亲征瓦刺并非最好时机。”

    “还请陛下慎重,等待靖远伯大胜归来再做决断!”

    明朝虽然第四次征伐麓川战争,征召的主力大多是南方地区的兵马,仅后来宁阳侯陈懋从宁夏率领了一批北方边军增援。

    但是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及粮草物资却囤积在了南方,京师武备库并没有足够的铠甲刀剑。就算想要从南方运输过来,靠着京杭大运河的运力,没有几个月是搞不定的。

    再说了,麓川战事焦灼,谁也不知道还要打多久。你这时候把南方的武器装备运走,那岂不是相当于把几十万大军,坑在了西南的深山老林里面。

    哪有仗还未打,便开始自毁长城的道理?

    邝埜进言的现实困境,相比较单纯的劝说,还是更有效一些的。至少震怒中的朱祁镇,没有即刻反驳否定,开始思索着其中利弊。

    不过满朝文武,却还忘记了一个人,拥有着几乎跟朱祁镇不相上下的战争狂热。

    这个人便是王振!

    《明史·王振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叫做“廷臣交谏,弗听。”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朝廷群臣谏言反对,老子不听!

    王振学识并不低,还曾担任过内书堂的讲师,可他在武事方面就可谓一窍不通,却偏偏幻想着能像郑和一样威震四海,弹指间灭不臣之过,最终青史留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我家娘子,不对劲 江湖三女侠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北宋穿越指南 北齐怪谈 斗罗之墨竹剑 秦时:我,鬼谷大师兄! 活埋大清朝 召唤之绝世帝王 重振大明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