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39 不负所望(二合一)(第 2/4 页)

    黎澄原本是安南陈朝国王长子,永乐年间被南征明军俘获,精通火器于是在工部任职。

    本来工部尚书职位,是轮不到黎澄来共任的,可正统十一年三月兵部尚书徐晞逝世,原兵部右侍郎邝埜接任了兵部尚书之职。

    要知道徐晞是個铁杆阉党,对王振百般讨好,才得以上位。相比较起来,邝埜就属于标准的文官集团,与王振并无特殊交情,甚至可以说站在对立面。

    正统朝这两年,正好处于王振权势急剧膨胀期,就连宦官子弟世袭这种先例都被他给搞定。

    如今先帝托孤五大臣的杨溥病退,英国公身为勋戚不好过多干涉朝政,胡濙向来老谋深算喜欢明哲保身,意味着朝中再无重臣能跟他掰手腕。

    这种局势下,六部尚书均不是自己的人,让王振如何能忍?

    于是乎正统十一年朝廷中枢极不太平,王振开始了扫荡政敌之路。

    首先让自己亲信户部侍郎奈亨,去诬陷郎中赵敏,然后把吏部尚书王直给牵扯了进来,一行人均被三法司审问下狱。

    紧接着利用安乡伯张安争禄事件,引发刑部尚书金濂与户部尚书王佐的推诿,王振趁机引发言官去弹劾这两人,于是乎俱被问罪下狱。

    到了这一步明朝六部,已有三部尚书进了监狱吃牢饭,王振自然就把下一步的目光,放在了工部尚书王卺的身上。

    毕竟工部侍郎王佑可是铁杆中的铁杆,自己的干儿子,怎能不再提拔提拔,坐上工部尚书之位?

    就这样王卺遭受到了王振的各种刁难侵侮,再加之不时有言官弹劾他贪墨侵占,为了自证清白等待审查结果,王卺告病在府中修养,工部事务均由黎澄代管。

    这就是为什么,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前,朝中文武大臣任由王振各种胡搞瞎搞,却没几人敢站出来弹劾反对。

    原因就在于那些敢于反对的人,早就在这几年时间内,被王振以各种手段问罪拿捏,剩下的文武大臣自然就老实了。

    黎澄身为安南人,并且还是俘虏身份,哪怕贵为一部尚书,依然在朝中没有地位可言。只是王佑这般不给面子,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有山东都水清吏司的公文,还是比较罕见的。

    别说是朝臣,就连此时黎澄本人,脸色都是一阵青一阵白。

    除了被王佑这个工部侍郎羞辱外,更重要在于这山东道公文,他压根就没看过,更不知道有此公文的存在。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这个工部尚书,事实上在工部被王佑给架空了!

    “王卿家,山东道何时发来的公文?”

    朱祁镇神情一下严肃起来,去年张秋镇决口造成百万流民,山东布政司赋税减少六成。

    如果再算上赈灾跟治水拨款,可以说去年山东道的财政收入是负的。今天各地水患灾情明显比去年更严重,山东道若是再现去年情景,大明国库可能真的就无力承担!

    “回陛下,就在今早六百里加急送达,按照时间推算溃堤为三日之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天下枭雄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圣女请安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我是不是见过你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溺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大清巨鳄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