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79 朝会弹劾 (二合一)(第 2/4 页)

    果然当沈忆宸这句话出来,沈氏族长瞬间脸色惨白,同时出现了后怕神情。

    自己好像忘记了,如今的沈氏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公府婢女了,而沈忆宸,更不是那个被公爷所放弃的婢生子!

    一旦惹怒了他,沈氏一族都没好日子过。

    返回公府的路上,沈氏明显还有些忧虑,于是开口说道:“宸儿,这般闹僵了是不是不太好,怎么说他们也是你舅舅跟宗亲。”

    “娘,我们母子俩在应天街角小院相依为命的时候,何时有过舅舅跟宗亲了?”

    儿子的这句话,沈氏听明白了,只不过碍于古人的思维观念,她无法做到像沈忆宸这般洒脱。

    沈氏轻轻叹了口气,常言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今儿子已经独当一面,自己也重回成国公府,娘家那边的事情无力再管了。

    后续就如同沈忆宸料想到那样,沈氏宗族压根就不敢把自己除名,相反还托人朝公府投了几封拜帖,只不过被他给彻底无视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来到了半个月后的八月初一,明朝每逢初一、十五的朔望两日,为大常朝日。

    在京勋戚跟文武百官,如无要事在身,一律都得参加朔望两日的朝会。

    沈忆宸殿试后虽然被直授了翰林修撰职位,不用像其他新科进士那般观政实习三个月,等待翰林院的馆选考试。

    但是在前三个月,沈忆宸同样处于见习期,没有参加朝会的资格。

    所以今日的大常朝日,才称得上是他第一次正式上朝。

    相比较以前进宫只能站在宫门处等候,如今沈忆宸可以入朝房侯朝。而且翰林官还有特殊优待,足足分配了三间朝房,可以让众人宽松惬意等待。

    那些同样低品阶的顺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待遇就天差地别。几十号人挤在一个小朝房里面,别说是入座了,就连站脚的地方都不够。

    八月盛夏月明星稀还算好,冬日寒风呼啸再碰个雨雪天气,没挤进去的人就遭罪了。

    沈忆宸进入朝房后,一眼就望见了商辂跟萧彝两人,距离上次恩荣宴一别,已过去数月。

    今日再见,三人俱是翰林官!

    “向北!”

    相比较商辂,萧彝没见到沈忆宸的时间更大,他满心欢喜的迎了上去,张开双臂来了个拥抱。

    “景纯,你何时也变得矫情了,在翰林院还好吗?”

    沈忆宸笑着询问一句,萧彝出身寒门,性格比较内敛低调。今日这番举动对于他而言,属实是出格之举了。

    “向北你此言差矣,这不是矫情,乃真情流露!”

    另外一边商辂也靠了过来说道:“向北你放心吧,我与景纯同在翰林院,自会帮衬照顾。”

    “甚好,有弘载你在,确实没什么问题。”

    毕竟商辂名望跟国子监资历摆在那里,一般翰林前辈还真不敢在他面前摆谱。

    “唉,只可惜向北你不在翰林院了,不然吾等三人还能一同共事。”

    “这有何可惜的,向北入东阁进学乃高升,应当恭喜。”

    商辂纠正了一句,萧彝这小子看见沈忆宸,有些过于感性了。

    “对,对,是我说错话了,得恭喜向北!”

    三人久别重逢,自是一番寒暄,但没过多久就听到了钟鼓楼传来了朝钟声,这是提醒众官员宫门开了,得入朝了。

    文官由左掖门进入,首先得在金水桥之南根据品级排列好次序。沈忆宸如今为正六品詹事府右春坊中允,比商辂的翰林院检讨足足高了一品,比萧彝这种没品级的庶吉士,更是不知高了多少,自然没办法站在一起。

    就在即将分别站队之际,商辂看着左右众人注意力没放在自己身上,拉住沈忆宸悄声说道:“向北,我在翰林院听到一些消息,今日朝会可能有科道言官弹劾你,得做好应对准备。”

    “弹劾我?因为何事?”

    沈忆宸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自己这段时间出错的地方,无非就是在麓川事件的揭帖上逾矩了。

    但这件事情在经筵上都过去了,皇帝都没有追究,科道言官能弹劾什么?

    “不知,科道言官有风闻言事的权利,弹劾理由五花八门很难猜测。另外我也只是听闻,不确定一定会有弹劾发生。”

    风闻言事是指科道言官,可以根据未经证实的传言去弹劾官员,或者进谏皇帝。

    也就是说他们随便听到了一点什么小道消息或者谣言,就可以直接上奏章弹劾你,不需要证据这玩意。

    甚至更为粗暴一点形容,老子身为言官看你不爽,觉得你今天左脚先迈入宫门犯了我的忌讳。没有小道消息我就自创一点谣言,也可以向皇帝弹劾你,并且你还要自证清白。

    言官制度本意是朱元璋用来广开言路监督官员的,结果就跟之前官员俸禄标准一样,越到后面越不对味。逐渐演变成为了喷子发挥场所,以及党争攻击利器。

    科道言官在明朝中后期纯粹是为喷而喷,一点小事不厌其烦议谏。甚至他们还意识到了舆论力量,开始自发去引导社会风气,从而彻底失控。

    如果说沈忆宸的行事标准,是“以行践言”的话,那么科道言官的行事标准,就完全相反成了“以言代行”。

    “我明白了,多谢提醒。”

    沈忆宸拱手向商辂道了声谢,科道言官这个群体要弹劾你,除了心理准备外,其他什么应对准备根本就没用。

    毕竟“风闻言事”的权利比宋朝“莫须有”还离谱,防不胜防。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希腊神话 三国之暴君颜良 嬉游花丛 我家娘子,不对劲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圣女请安分 王者至尊小说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福宝的七十年代 秘密部队之龙焱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沉溺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