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37 考场“放毒”(二合一)(第 2/4 页)

    会试这几天考试,真是把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段儒家经典给学以致用了。

    又灌上一壶茶水,吃了几块果脯肉干,沈忆宸打起精神把注意力放在了五经首题上。

    他心中隐隐有种预感,正统十年乙丑科的四书首题如此“中庸”,那么赴考举子的最终决战考题,可能会放在五经首题上面,不能如同乡试那般凑合着写了。

    拆开试卷,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道五经义: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沈忆宸在五经里面选择治《尚书》为本经,那么考题自然也是如此。

    这道题就取自于《尚书·无逸》篇,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君子居其位,切不可贪图安逸。如果事先知道了耕种的艰辛,再去享受安逸的生活,那么就会明白小民的疾苦。

    用现代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理解,核心内容就是四个字“感同身受”。

    后世几乎人人都学过一句诗词,特别是在吃饭时候会着重强调,那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道五经题也表达出来类似的意思,不过立意要更为高深一些,意境更多在于强调君子不可贪图享乐,要体恤百姓的疾苦,而不是铺张浪费上面。

    另外这道五经题还有一个很大的陷阱,那就是它虽然表达出来感同身受的蕴意,但你在答题的时候,却不能往上面写。

    原因很简单,君子是什么?

    君子在先周时期,指地位崇高之人,后来才延展出品格高尚的意思。

    所以君子代表着统治阶层,代表着士大夫群体,什么民重君轻的口号喊喊就得了,莫非你还真想让统治阶层跟泥腿子一起去耕种,体验生活一番?

    于是破题重点并不在于百姓疾苦上面,而是君子本身。只要你君子的品德高尚做好事情了,那么百姓自然就过的好,相反统治阶层拉垮,百姓再怎么吃苦耐劳也会被剥削的赤贫无比。

    虽然这般露骨言语不太好听,但是话燥理不燥。特别是放在封建时代,统治者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百姓的生死存亡。

    想明白了破题思路,沈忆宸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笑容。只有这般难度,才能符合会试这种层级的考试,果然自己预感的没错,今年会试的对决关键点,就在五经义上面!

    有了破题方向,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挥毫泼墨了,沈忆宸在草纸上写下了八股首句。

    “君当勤以自处,而无时之或违。要必勤以居逸,而知民之所恃。”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就是君子应当要用勤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无休止的贪图安逸享乐,这样才能成为百姓的依靠。

    按照这个思路,后续文字也就水到渠成了,短短片刻沈忆宸就已经把五经首题给写完,用时比昨日的四书义不知快多说。

    只是看完自己所写的文章,沈忆宸之前那种猜中考官出题想法的喜悦感荡然无存。本应该是体恤百姓疾苦的题目,写出来却变成了要求君子言行,主角都变了。

    不知道这般变化,是不是该称之为时代的悲哀?

    有了首题打底,后面五经题沈忆宸的写作速度再次提升,毕竟五经的重要性本就不如四书,刨除首题的比重后,那含金量就更是差了不知多少。

    与此同时,阴暗的天空中飘落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滴,很快雨势不断增大,开始肆意倾泻下来。

    不过沈忆宸进入号舍之后,把防雨准备给做到了十足,此刻滴雨不沾身。丝毫不在意外界气候的变化,笔走龙蛇全身心的投入到写作中去了。

    守在沈忆宸门口的这名军丁,看着他这般波澜不惊的模样,心中的想法再次改变。

    真不愧是解元郎,其他士子都赶忙收笔害怕试卷被打湿,唯独沈忆宸淡然无比,不受丝毫影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希腊神话 三国之暴君颜良 嬉游花丛 我家娘子,不对劲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圣女请安分 王者至尊小说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福宝的七十年代 秘密部队之龙焱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沉溺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