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076 弄巧成拙(第 2/4 页)

    毕竟院试非同凡响,取中者有着秀才的功名,优秀考生还能进入国子监当贡生。相当于后世进入清北这种学院,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的概念。

    所以这种场合之下各种礼数要显得更严谨些。

    另外就是吸取了院试李敏的教训,他不好跟沈忆宸过于亲近,避免授人以柄留下非议。而且这次提堂坐考又不是沈忆宸一人,你主动跟他打招呼了,那其他考生要不要一视同仁?

    如果都一视同仁,十几个嘱咐下来,那还考不考了?

    面对众考生都礼拜,孙鼎轻点额首,算是回应了。

    “诸生今日被安排提堂坐考,相信你们也明白规矩跟流程,本官就不再多言了。”

    “今日院试正场,考四书、五经义各一篇,其中经义题自行选择所治本经。不过本官取中与旁人不同,四书和经义阅卷考量比重所占相同,还望诸生切莫大意。”

    听闻孙提学这话,提堂坐考的这十几个人中,有些人脸色大喜,有些人表情就有些沉重了。

    因为按照科举制度规则,理应重首场,重四书,甚至有些场次还会重首题。

    就拿沈忆宸之前考的县试、府试来说,首场成绩就可以直接决定是否取中,甚至就连排名都可以提前定下来。

    重四书就更好理解了,古代科举取士用的都是八股文,而八股文又是从四书里面出题,这要不重视,那重视什么?

    所以院试考四书五经各一题,理论上四书题打分比重,要超过五经题的。也就是说如果两名考生文采相当,其中一人优势在于四书题,而另外一名优势在于五经题,那么最终考虑排名的时候,四书题考生将胜出。

    这种规则考量之下,自然考生们会把学习重点都放在四书题上。孙提学就偏不如此,要求考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那些经义不重视的考生,就称得上是道难关了。

    很不幸的是,沈忆宸就属于经义不重视考生中的一员。

    其实准确来说,也不是沈忆宸不重视,而是之前学习太拉垮,精力有限只能主攻四书,把经义排在了后面。

    这就好比沈忆宸诗作拉垮,县试的五言六韵试帖诗随便写了一首应付,反正也不影响最终打分,好不好不关键。

    如若不是李庭修去年帮了一把,拜了状元公林震为业师,可能今日沈忆宸要开创府试案首,院试落榜的先例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我家娘子,不对劲 希腊神话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嬉游花丛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圣女请安分 王者至尊小说 沉溺 重生之民国元帅 小老板 秘密部队之龙焱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